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美国、欧洲、日本、中国正在激烈争夺,一场锂的战争打响了!(2)

为满足电子设备的需求,更加小巧、寿命更长的镍镉、镍氢电池被发明出来,镍镉、镍氢电池大幅改善了铅酸电池笨重的问题,容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但缺点同样致命——镍镉电池存在致命的“记忆效应”,即在充电前,电池的电量如没有被完全放尽,会使电池寿命迅速缩短。

此外,镍镉电池也存在严重的环境危害。镉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性。镉中毒会出现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全身酸痛、无力、发热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能导致中毒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使人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日本就曾因使用被镉污染的水源,引起了“痛痛病”。

可以说,无论铅酸电池,还是镍铬电池,都没能彻底解决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痛点。

1990年,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在美国第一次见到手提电脑,那台电脑的CPU是386SX,售价2000多美元,电池仅能维持运行40分钟,而且不到1年就要更换新电池,换一块电池要几百美元。

那时期,作为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韩晓平,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保持闪光灯有充足电力完成采访。使用镍氢储能电池,一组四个充电电池只能保证不到一个胶卷36张的闪光照明,而且价格很贵、寿命很短。加上还有记忆效应,充电前要先放电,一组电池连放带充要十几个小时,非常麻烦。每次出门采访都要带上一大堆蓄电池,还要带上干电池备用。

如今,铅酸电池、镍镉电池早已被踢出数码设备电池圈,被锂电池取而代之。

1990年2月14日,索尼正式对外发布了一款全新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这款电池4.1V的电压,8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2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对当时流行的镍镉电池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1991年6月,世界上第一部安装了锂离子电池的移动电话问世。一时间,锂离子电池成为人们心目中“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代电池”。

锂电的商用开始迅速改变整个电子产品。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戴尔推出了一款配备了“18650”锂电池的笔记本电脑,宣传语就是:“我们的笔记本可以在飞机上从纽约用到洛杉矶”。

(图源:科普中国)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消费电子业快速崛起,横扫全球,锂电池是主要推手之一。而攀上了锂电池这个新贵的索尼,也得以快速崛起,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巨擘。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9日,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美英日三人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方面的研究贡献。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源:新华社)

当下,锂电池正在颠覆百年汽车工业。

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6亿吨,其中一半是汽车用的汽柴油消费。2019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有两亿五千万辆车。车越来越多,油耗也越来越大,可这些油从哪里来呢?其中70%都是进口的,这就涉及到能源安全。

更重要的是,锂电池能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

在锂电池汽车方面,中国几乎与世界同时起步。几年来,中国已经砸下千亿补贴用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中超过一半用于购买和发展锂电池。更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这让中国汽车工业看到了赶超的希望。

3

诺奖得主担忧锂会引发战争

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成为全球最大宗商品,挑起了无数争端。

97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警告称,锂资源的重要性不亚于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一旦锂资源开采出现瓶颈,可能会跟石油一样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去年以来,全球各国已经开始启动禁售燃油汽车的计划——

挪威计划在2025年限制燃油汽车销售;

荷兰将在2030年后实现新车零排放;

印度2030年后只卖电动车;

以色列2030年后禁售燃油车,将加油站变充电站;

英国、法国、西班牙都计划在2040年停止出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在中国,工信部也已启动研究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这一时间节点或为2040年左右,具体时间待定。

这些国家之所以敢于抛弃传统燃油汽车,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锂电池推动的汽车已能够替代燃油车。

当下,如何确保锂资源的可靠供应变得像保证石油开采一样重要。

锂注定成为全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

欧盟将锂列为14种关键原材料之一;

美国将锂作为43种重要矿产资源之一;

中国将锂定位为24种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