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权旁落 奇瑞汽车换道“突围”(2)
时间:2019-12-07 09: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彼时,奇瑞增资扩股将面临着“二选一”的抉择,而彼时的天平还更倾向于腾兴长三角一方。“腾兴长三角摘牌的可能性更大,作为交易条件之一,奇瑞可能会落户海宁。”奇瑞汽车内部人士此前透露称。 “奇瑞增资扩股项目的成功,是打造国际一流品牌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尹同跃表示,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奇瑞必须以更加深入、更加彻底的创新求变精神,引入战略资本,激活体制机制,为下一轮竞争抢占新赛道。 困境难抑 据了解,奇瑞控股用22年时间,从最初的“小草房”白手起家,成长为一个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品牌。资料显示,奇瑞控股当前资产总额达904.2亿元,员工4.8万人,产业也已从汽车整车制造扩展至汽车零部件、船舶、商贸、金融、旅游和地产等多个行业。 奇瑞汽车则是奇瑞控股旗下诸多板块的龙头。在2012年之前,奇瑞汽车曾创下“连续11年蝉联自主销量冠军”的辉煌业绩。但从2013年开始,奇瑞汽车年销量和营收进入下滑通道,品牌影响力降低,资金压力加大,逐渐陷入经营困境。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奇瑞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9.64亿元、294.71亿元和252.31亿元,但负债总额却从2016年的581.2亿元增长到了605.65亿元。根据最新财务数据,奇瑞控股资产总额为904.18亿元,负债总额达到685.08亿元,净利润亏损1.56亿元;奇瑞汽车同期业绩更不容乐观,资产总额为830.82亿元,负债总额达到622.94亿元,净利润亏损达13.74亿元。 据了解,早在2018年9月17日,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在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披露的增资扩股预公告中,就对外明确此次挂牌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分别为:“用于偿还对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奇瑞控股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和“用于偿还对金融机构的借款以及奇瑞股份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 在上述增资扩股预公告发布的当天,尹同跃在向全体奇瑞人发出的信中表示,随着新能源、智能互联浪潮带来的技术革命,消费升级催生的迅速迭代,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很多游戏规则都被改写了。要想把奇瑞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店”,奇瑞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求“变”,为下一轮竞争抢占新赛道。 而引入外部投资者,为参与新一轮市场竞争赋能,正成为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改革求存的关键。 “前面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也是会有更大挑战的路。”尹同跃在信中表示,在“奇瑞 2025 战略”规划中,奇瑞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智能互联+无人驾驶、品牌建设、高端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规划落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引入战略资本;同时,响应中央“去杠杆”号召,奇瑞希望通过增资扩股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换道“突围” 12月4日,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20分钟后,奇瑞汽车也正式对外“官宣”:“经过公开征集和择优遴选,奇瑞增资扩股项目顺利成交”,并欢迎青岛五道口成为奇瑞事业合伙人,赋能“奇瑞2015战略”。 据了解,所谓“奇瑞2025战略”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奇瑞控股将继续以汽车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与汽车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确立“制造+现代服务”双主业布局;同时努力拓展金融业态,扩大金融业务规模,实现“产业+金融”双轮驱动;并根据各业务板块发展现状及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战略协同,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奇瑞汽车将在现有业务规模的基础上,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共享出行、海外业务,打造全新的“新能源奇瑞”“智能互联奇瑞”“移动出行奇瑞”以及“海外奇瑞”;扩大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奇瑞的品牌价值,加快实现国际一流企业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