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车市寒冬,汽车品牌如何靠数字化营销突围?
时间:2019-11-12 18: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9年,汽车行业里热度最高的人物,当属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 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蔚来交付了2526台车辆,实现60%的逆势增长。而李斌,被人熟知是因为他缔造了上市公司易车网。 李斌创办易车网是在2000年,但互联网经济泡沫让他“负债前行”。2002年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年,李斌和曲伟海共同创立了新意互动广告有限公司。 他们瞄准了中国加入WTO后的车市增长红利期,同时也是汽车厂商加大网络营销的难得机会。就这样,李斌也靠这家公司实现“逆袭”。 2010年,易车网在纽交所挂牌上市。2018年,李斌创立的蔚来汽车在纽交所上市。 而新意互动这家公司,在CEO曲伟海的带领下,从原来的汽车广告公司,发展成为一家网络营销服务公司。 从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迎来1991年起首次负增长。到今年,整个销量颓势还在持续蔓延。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博弈时代,行业竞争加剧。 而在这背后,一场数字化营销的变革,正在汽车行业缓缓兴起。 一、车市寒冬持续蔓延新意互动“防寒”初见效今年的“车市寒冬”比以往都来得更早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9月汽车企业产销量分别为220.9万辆和22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2%和5.2%。 而9月的寒意,仅仅只是“寒冬”的一个缩影。1—9月汽车企业产销量分别为1814.9万辆和183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4%和10.3%。 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4%,环比上升3.8%,同比下降4.5%,持续位于警戒线之上。 去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自199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车市从原来的增长红利时期,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在未来几年,客户关系将是最具价值的关注点,从品牌战略到客户洞察,品牌吸引力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剩余价值。 “以用户为中心、沉淀用户、直面用户,就是现在一个汽车品牌需要去做的事,甚至是其它品类品牌同样需要去做的事。”新意互动副总裁刘岩在专访中向创业邦表示。
“所有的营销都要由品类出发,不同的品类对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不同。”此外,刘岩还表示之所以将汽车行业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在数字化的客户终身价值探索上,汽车作为一个长周期、高价格的消费品行业,存在其独特性。 事实上,今年不止是汽车,整个互联网领域关于“流量见底”、“流量红利期已过”的言论层出不穷。但在他看来,私域流量却成为增长的一剂“解药”。 “在2019年我们认知最成功的一个私域流量其实就是瑞幸咖啡提出的流量池。”他认为瑞幸咖啡的盈利模式可以验证。 “在短短的几年间,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在2019年的Q2线上的MAU就是616.6万,一个卖咖啡的品牌线下已经构建了2900多家零售店。” 在用户增长前期,品牌主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但是在用户运营后期,消费者的复购成本是极低的,产生的规模效应也极其可观。 转眼到汽车,私域流量典型特征是要求用户进入品牌自有平台进行管理和运营。而汽车作为特别的品类,在用户学车时就已经和品牌建立起联系。 一个用户从第一次接触汽车品牌的广告,到最终的留资及成交,这个决策过程基本会在60天内完成,而换购和增购的周期是4年左右。这也就决定了汽车品牌在用户运营和沟通时,面临着非常长的周期过程,这与快消等其他品类完全不同。 那么汽车这种长周期的产品,如何做数据管理运营? 10月31日,在“三生万物·2020商业计划领航秀”为主题的2019营销科技峰会上,新意互动副总裁刘岩出席并发表《汽车营销中的数字化客户终身价值思维》主题演讲。 “我们知道蔚来汽车其实和瑞幸一样,现在是资本市场最矛盾也是话题最多的企业,但是他们带来的正是私域流量和用户运营管理的一个启示。” 易车网创始人李斌,在创办的蔚来汽车后,即便是产品还未下线,就已经开始构建用户的流量池,打造蔚来用户APP,不断转化变现。 在蔚来APP里,除了买车、用车的服务,与汽车服务相关度不高的生活精品系列2018年的成交额接近1个亿,足以证明用户运营的价值所在。 “因为蔚来将所有的流量最终集中到APP,无论线上线下定车、买车、用车等等,所以他的用户全部都在这个APP上,而且买车唯一下订单的方式也在APP。” 除了蔚来,上汽通用五菱同样非常重视自有流量池的构建。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