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救救不被冬天眷顾的南方人吧

  今天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习惯上,人们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南北之争”的话题,在这个季节总是格外热闹。比如,“南方人看雪,北方人看南方人”的调侃,“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争议,还有刚刚登上热搜的“集中供暖”。

  有暖气的北方人有多“嚣张”?

  当南方朋友抱怨:屋里比外面冷、睡觉需要电热毯空调小太阳、屋里潮湿晾衣服半个月不干等等时,北方朋友只用放出“我们有暖气”这句话,就足够伤害了。

  近年来,南方集中供暖基本成了“每年一吵”的话题。经常有人问,南方这么多年没供暖都熬过来了,为什么这几年突然呼声高涨?对此,有网友是这么解释的:“以前网络不发达,谁知道北方人冬天过得那么舒服。”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眼下,已有一些南方城市开始试水集中供暖:在合肥,供暖范围已覆盖主城区和三大开发区,供暖面积2500万平方米;在武汉,目前武昌地区几个靠近热电厂的片区已经享受到集中供暖;在长沙,湘江新区将建设一批分布式能源站,供能半径辐射1.5公里,预计2020年建成投用……

  这不禁又让不少南方小伙伴看到了希望。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不过,对于南方地区而言,距离这个“梦想”,到底有多远?南方集中供暖,究竟有没有必要?

  南方比北方“冷”,不接受反驳

  根据气象学标准,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即视为冬天的开始,以此计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早在立冬之前就已经入冬了。

  例如,在东北地区,早在10月下旬,沈阳气象台已经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10月25日开始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小10℃,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而在南方,中央气象台的说法,未来一周,冷空气都很难跨过长江。

  南方究竟冷不冷?一组常见对话是:

  南方人:“零下一度,冷死了。”

  北方人:“呵呵,那也叫冷。”

  听到这里,南方人身感觉有多冷,心里就有多委屈。

  因为,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湿度对感温度影响很大,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也就是说,在湿冷的南方,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要比实际温度低不少。

  也因此,对于到底是南方冬天冷还是北方冬天冷,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

  坦白说,冬天除了偶尔在室外活动的时间,一天中我们大多数人的活动范围主要还是在室内。因此,从室外进入室内,才是南北方“温度”较量的开始。

  此前,有媒体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等南方10个城市携带温度计实地测量发现,无采暖居民家庭中,平均温度仅为7摄氏度,最高室温12摄氏度,最低室温2摄氏度,武汉等地甚至出现室内温度低于室外的情况。

  而在北方,以北京为例,2018年数据显示,其正式供热后,居民室温须在18℃以上,如室内温度不达标,可电话投诉报修。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许多人冬天喜欢拖家带口往海南跑,在海口,冬天的温度一般也就在20°C上下。

  事实上,随着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和冷空气不断南下,经常造成南方多个省市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室内温度经常处于0℃,极端气温甚至造成长时间0℃以下。

  作为一个南方人,城叔必须说一句,南方真的比北方“冷”,不接受反驳。

  为什么北方人可以,南方人不可以?

  既然如此,为什么北方人可以在寒夜里享受“四季如春”,南方人不可以?

  这个“直击灵魂”的拷问,从百年前南北分界线提出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1908年,在我国第一本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中,“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提出,将秦岭-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