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就自主品牌车企的“国际范”?“走出去”只是第一步(2)
时间:2019-11-05 03: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剪彩仪式 抓住新机遇 “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经营好海外市场,更好地实施全球化战略,还需要抓住新机遇。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东风,顺势而为。自从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以来,2018年全年总出口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1.3%。政策带来的利好让不少企业尝到了甜头。以江淮为例,江淮将近八成的海外KD工厂均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量占到了总出口量的七成。今年江淮汽车还成功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最大汽车工业集团——Allur集团,为将来开发关税同盟市场和中亚市场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
利用本土汽车发展优势,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度反超欧美传统汽车强国,产品在海外逐步获得认可。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商品出口共完成5339台,同比增长105%。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种类上日趋丰富,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另一方面,节能环保的人类共识下,全球各大车企都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作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进军海外是新的挑战,只有善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产品了,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
正在生产汽车的生产线 向发达国家及高端汽车市场进军。十年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但距离汽车工业强国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让中国汽车品牌真正走向世界?只谈“走出去”只谈出口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品牌汽车需要直接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及高端市场,经受其高准入条件的考验,才能体现自主品牌的汽车制造底气。以江淮为例,早在2017年江淮汽车成功将瑞风S3导入意大利市场,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此外,江淮汽车还初步进入欧洲的土耳其及北美的墨西哥等高端市场,新能源汽车亦开始进军欧盟市场,截至目前,江淮汽车累计出口已超过61万辆。吉利汽车方面,旗下的几何纯电动品牌还受到新加坡、挪威经销商的青睐,为日后全面布局高端市场的销售网奠定基础。长城旗下的WEY品牌产品从早期研发便要求符合欧盟、北美等全球最高标准的市场要求,计划2021年全面进入欧盟市场。可见,在进军发达国家及高端汽车市场方面,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迈开脚步,准备迎接挑战。
停靠在港口的车辆 总结 纵观全球汽车制造的历史,像丰田、通用等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品牌,其海外业务必定是重要组成部分,而“走出去”只能算作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曾总结海外市场发展的七大痛点:产品、品牌、体系、人才、合作伙伴、海外融资和风险管控。不难看出,企业家们将眼光放在了 “走出去”之后所面临的困难上。要解决这些痛点,需要完善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的全部产业链布局。依托优秀产品,形成良好口碑,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体系的完善和人才的培养,再借助国家利好政策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和海外融资机遇,成功融入当地汽车市场,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海外业务学习的经验反哺国内,解决国内市场面临的问题,把握好储能和发力的最佳时机,这样的中国品牌才真正具有“国际范”。(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