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就自主品牌车企的“国际范”?“走出去”只是第一步
时间:2019-11-05 03: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国际在线汽车频道消息:自2018年中国的车市出现断崖式下跌之后,今年中国车市的颓势依旧。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销量累计达1478.2万辆,同比下降8.6%。而在汽车出口方面,呈现与国内车市截然不同的情况。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79万辆,同比增长4%。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在今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在国内市场低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将是自主品牌的重要机遇。应当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瞄准海外市场。
进军海外 进军海外成绩斐然 海外业务代表的是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代表一家企业综合的实力,我们以奇瑞汽车、上汽集团和江淮汽车为例,看看它们进军海外的情况。 奇瑞汽车 2018年,奇瑞汽车出口12.7万辆,同比增长18%,连续16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此外,奇瑞在海外投资建设了10个生产基地,布局的市场有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地区,国外销售网点多达1100个。作为我国较早进军海外市场的车企,奇瑞依靠多年深耕海外市场的经验,在为当地消费者献上优质产品的同时,还不忘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多项公益事业,也提升品牌的国际美誉度。 虽然上汽集团拓展海外业务时间比较短,但成绩不俗。数据显示,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27.7万辆,占中国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3%。其中,旗下的名爵品牌车型表现抢眼,不仅在东南亚的泰国市场收获不俗销量,还相继出口到沙特、英国、南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此外,上汽在海外已经建立了三个生产基地,三个海外创新研发基地,2018 年首个海外金融公司在印尼落了脚。在销售与售后服务方面,上汽目前已经在海外市场建立了 11 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和 85 个零部件基地。
江淮汽车工厂 江淮汽车也是较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2005年江淮汽车开始出口业务,次年正式成立海外营销公司。目前江淮海外市场的产品矩阵逐步调整为商、乘并举的新格局。2018年,江淮汽车出口7.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3%,创历史新高,出口排名位居行业第四位,中高端轻卡连续多年行业出口第一。2019年1~9月,江淮汽车累计出口36348辆,位居行业前列。目前,江淮汽车已出口到南美、欧洲、非洲、亚洲等区域,并初步进入了欧洲的土耳其、意大利及北美的墨西哥等高端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西南亚和东欧130余个国家及地区,并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19家海外KD组装工厂。通过与经销商在当地合建工厂,帮助当地汽车工业发展。同时,分享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当地培养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 从上面举例的三家车企进军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其主要思路是先以整车出口让产品“走出去”,接着通过在当地建造工厂,完善销售及售后网等,把整条产业链建去国外,突破整车进出口的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的地域优越性。 进军海外的车企策略 共性之外,它们各自在发展策略上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江淮汽车首先试水产品主要是客车底盘,重、中、轻、微卡车等拳头产品。随着乘用车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矩阵调整为商、乘并举的格局且收效不俗。近年来,不仅中高端轻卡连续多年行业出口第一。乘用车方面,2018年江淮瑞风S2、瑞风S3、瑞风S5三款车型的出口量均超过了1万辆,瑞风S3更是接近2万辆,SUV出口位居行业第二。
江淮海外4S店 而吉利汽车进军海外的业务,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其参与到国际汽车头部资本市场。从收购沃尔沃,到2017年战略入股马来西亚汽车品牌宝腾,再到2018年投资戴姆勒,成为第一大股东。吉利汽车通过通过将海外造车实力品牌纳入旗下,吸取优势为我所用,产品从低端走向高端,从最开始的价格优势走向技术领先,从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