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长安汽车的十字路口:持续亏损 新能源掉
时间:2019-10-28 03: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李阳 发自广州 2019年,中国延续自2018年以来的低迷态势。作为国内自主品牌中首位突破百万销量大关的“自主一哥”,(000625.SZ)在2018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亏损;时至今日,长安汽车依旧没能走出亏损泥沼。 10月15日,长安汽车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长安汽车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28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1.63亿元,下降306.35% ―340.74%。其中,第三季度预计亏损1.60亿―5.60亿元,同比去年(亏损4.6亿)增长幅度在64.18%至-25.4%之间。 与惨淡业绩相呼应的是,长安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122.5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4%;其中长安汽车最大的“利润奶牛”,与2019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58.2%和25.4%。 此外,在全球汽车电动化产业革命之际,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长安新能源9月销量仅为965辆,同比暴跌87.2%,环比大幅下跌33.4%,已丧失了先发优势。 业绩持续大幅亏损、利润奶牛销量不振、新能源渐渐掉队,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目标的长安汽车,目前走到了十字路口。 去年起持续亏损 过度依赖合资品牌,是中国汽车集团的通病,哪怕是国内首家自主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大关的长安汽车,也同样没能摆脱这一定律。 回溯过往,据长安汽车财报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在2016年时净利润为102亿元,其中长安福特贡献了90.7亿元,占比高达90%。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下滑,长安汽车净利润也随之下滑至71.37亿元,其中长安福特贡献了60.39亿元,占比仍然高达84.6%。 重度依赖长安福特的隐患就是一旦当其销量下滑,整体营收就首当其冲。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陷入低迷,长安福特因车型换代不及时,销量同比下跌超半,这一年长安汽车净利润仅为6.81亿元,其中长安福特净亏损超过8亿元。 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表现仍未出现明显好转。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亏损达到峰值20.96亿元,随后第二季度开始好转,亏损额度为1.44亿元;今年三季度,长安汽车预计亏损1.60亿―5.60亿元,仍然没能摆脱亏损现状。 昔日功臣俨然成了当下经营困难的罪魁祸首。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长安汽车就明确指出,“投资收益大幅减少,主要系对长安福特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所致”。而在今年上半年的采访中,长安汽车副总裁谭本宏则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在未来1―2年里,长安汽车主要解决合资不再是利润奶牛的问题。” 新能源业务掉队 合资溃败固然是长安汽车营收暴跌的主因,但其自主品牌长期低价销售走冲量路线,利润薄弱,也是当前经营困难不可忽视的要素。如今,汽车能源变革正重塑产业规则,国内自主品牌均以新能源作为“弯道超车”的契机,而长安新能源却在早早布局后,渐渐掉队。 作为国内转型新能源最早的企业之一,长安汽车曾凭借奔奔名噪一时,2016年,长安新能源销量仅为2.2万辆;2017年奔奔热销,长安新能源销量大涨至6.12万辆;2018年更是增长至8.68万辆。 刚刚过去的9月,长安新能源销量仅为965辆,同比暴跌87.2%,环比大幅下跌33.4%,全年累计销量仅为29048辆。10月12日,时代周报记者就新能源市场缩水原因和近期新能源规划询问长安汽车,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销量遭滑铁卢的同时,长安新能源还陷入严重的负债危机。 据长安新能源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31日,公司总资产24.19亿元,负债18.7亿元;今年营收29亿元,净利润-4.24亿元。目前,长安新能源正在征集至少2家符合条件的投资人,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一直是长安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7年10月,长安发布香格里拉计划:“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打造;2025年全面停止销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并通过全产业链1000亿元的投入,调动一万人的研发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圈,打造具备高品质和愉悦体验的新能源汽车。”此刻回头来看,现在的长安新能源车销量表现,还支撑不起宏大的“香格里拉计划”。 9月回暖 能否触底反弹?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好消息在于,今年9月除新能源外,开始迎来了全线回暖。2019年9月,长安汽车各车型合计销售15.98万辆,环比增长27.84%;其中长安福特销量1.89万辆,环比涨幅超40%,长安马自达销量1.3万辆,环比涨幅超2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