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G遇上汽车”:新技术产业效应初显
时间:2019-10-23 05: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5G商用大门开启之前,中国移动已经精准调整了半年预算,定下100个示范项目的目标。 一场涉及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的商业模式革新,即将到来,按照目前的进展,最先将会迎来巨大变革的可能是交通行业。 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前装产品部总经理张为峰透露,这100个5G集团内部的示范项目中,18个项目关乎交通行业的现象级建设。 在今年9月,在多家企业等牵头下,湖北移动中标了“国家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示范项目,中标价格2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10月15日,武汉开发区智慧生态城管理办公室主任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从2018年初启动上述5G远程驾驶项目以来,近在眼前的目标是,将在2019年底前,争取落地第二期后续规划方案,尽快实现公交车、出租车、载民商业试运营等功能上线。 这种进展将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有技术层面的变动,还包括资本层面的合作。 经济观察报获悉,一家专门为该5G远程驾驶项目作资本支撑的平台公司,正在筹备组建中,股东可能包括中国移动、上述武汉开发区管委会等。 上述办公室主任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即将出现的平台公司,是一家运营管理公司,未来会负责很多系统的运行,包括场景的搭设。我们还考虑组建产业联盟,将企业放在平台上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 按照参与该项目人士的预估,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进来。换句话说,该项目园区,会形成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开放且多元化。全国各地的车企都可以加入其中,大企业带动小微企业,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最终形成完整生态经济圈。 5年前的布局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是18个项目中的合作方之一。 10月14日下午,武汉,中国移动和东风汽车的相关人士推开大门,向记者展示5G远程驾驶技术研发的核心腹地。 目光所及之处,是1200平米的5G远程驾驶室。占据一整面墙壁的半仿真显示屏上,一辆无人驾驶的园区内摆渡车,正按规定路线“乖乖”地运行。 虽然摆渡车内一片安静,无驾驶操控人员,与摆渡车相隔甚远的实验室内,却热闹非凡。 回打方向盘,跑起来!再踩刹车! 身临其境调度台中,会发现,远程驾驶者不仅能体会颠簸感和下坡感,神奇的是,还能通过一个调度台,同时控制好几辆车。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邬小鲁是该项目的技术支撑者之一按照邬小鲁的说法,让调度台快速切换响应,同时控制100辆车,都不是做梦。 完成一系列专业响应的原理,包括基站首先把控制指令发送到车上,车上的摄像头再把相关情况实时回传到眼前的驾驶舱。 经济观察报获悉,早在2014年,中国移动与东风汽车的5G远程驾驶项目便迎来立项。历经多年,2018年专门为此建设了一张“非常高质量”的4G专网,指标甚至远超5G网络实验专网,大概投资两千万余元。 政府部门的支持紧随而至。2018年1月,工信部将武汉列为全国首批5G规模试验网试点城市之一,湖北移动把握5G车联网新机遇,积极开发5G网络智能驾驶技术领域,促进湖北省5G产业的发展。 随着2019年5G牌照的开闸,上述5G远程驾驶室所在的园区,顺利开通了5G网络全覆盖。中国移动与东风汽车共同迈入国内量产车型远程驾驶功能部署的路径中。 张为峰表示,在国内整车企业中,真正做远程驾驶,达到6位体感实时反馈的,寥寥无几。而东风汽车,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湖北移动已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园区建成一张5G远程驾驶网络,实现了远程驾驶系统部署与技术验证,并针对东风sharing-van车型开发了网联管理后台,实现车辆状态的管理及生产调度,目前搭载5G远程驾驶系统的无人驾驶公交已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园区内开展示范运营。 从景点到矿山 虽然顶层关于5G商用的宏观细化政策尚未出台,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国内几大运营商已开始布局。经济观察报获悉中国移动已经在浙江实现两台摆渡车的商用,适用场景为旅游园区。 换一种思路,如果上述车辆不在园区内跑,换到矿山呢? 邬小鲁应证了这种想法:“我们正在和内蒙古的一家数字矿山谈合作,目前在做功能调试,也就是挖矿、选矿的时候,都通过远程驾驶来做,等到运车阶段,再用自动驾驶来做。” 对于矿企来说,原本一辆矿车要配3个司机,气温30度以下司机不上班,如果日后能用远程驾驶替代,将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与4G相比,5G的商机,更直接地体现在行业影响中,而不是个人经济生活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