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停产 8S销量不及预期 海马为“保壳”全力“找钱”
时间:2019-10-13 05: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随着三季度的结束,国内汽车企业冲击全年业绩的紧迫感开始陡然上升。对于正在奋力“摘帽”的海马汽车(000572)而言,危机感更是达到最高等级。作为清理“负资产”的又一举措,海马日前宣布将旗下海马研发100%股权转让给关联公司睿之尚实业,此举将给海马汽车带来约4.3 亿元收益。加上此前出售房产和转让海马物业的操作,截至目前,清理资产预期将给海马共带来共计约7亿元的收益。 海马汽车在8月底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75亿亏损相比,减亏0.97亿元。财报称,这是费用控制及资产处置收益增加所致,后者包括出让海马物业控股权所得的约5000万收益。 不过,全年来看,海马境况仍不乐观。往年财报显示,海马汽车2017年首次亏损,亏损额近10亿元,2018年亏损扩大至16亿元。连续两年亏损,导致海马汽车在今年4月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并变更为*ST海马,按照规定,连续三年亏损将面临退市风险。因此,“脱帽保壳”成为海马今年的重点任务。而从前两年的亏损多在下半年快速扩大的规律来看,即使近7亿的资产处置收益能在年底前全部到账,海马保壳目标仍充满挑战。 10月9日,海马发布最新销量公告,1-9月累计卖出了21979辆车,同比下降60.78%,降幅与前8月持平。其中9月销量为3224 辆,同比下滑26.39%,比8月份的单月暴跌73.96%有所收窄。但市场上的唱衰声依旧。 资产变现加速 在整车销售难以拉动利润回升的情况下,处置闲置资产继续成为海马快速增加收益的主要渠道。随着四季度的到来,海马转让资产的力度开始加大。 9月25日,海马有限与睿之尚实业在郑州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海马有限将其持有的海马研发100%股权转让给睿之尚实业,转让价格为8.06亿元。海马有限是海马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海马汽车和睿之尚都由同一实际控制人——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马投资)控股。启信宝信息显示,睿之尚实业是由海马投资在2018年2月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法人邱宗勋同时也是清风置业和海马(郑州)房地产有限公司等海马旗下多家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法人。公告显示,睿之尚实业截至目前未开展业务,注册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为新能源技术开发、电子产品技术开发、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以及各种工程施工。 换种说法,这是控股股东海马投资出钱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购买了上市公司海马汽车的资产,帮助其变现。不过公告显示,海马投资自身的业绩也不乐观。2018年,海马投资保持了盈利,归母净利润为6036.54万元,但2019年上半年已跌入亏损,1-6月营业收入为 24.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 与此前被剥离的海马物业一样,海马研发同样处于亏损中。2018年1-5月,其净利润为-1305.64万元。而此次转手实现了高溢价。截至2019年5月31日,海马研发的资产总额为3.12亿元,而转让评估值为总资产8.31亿元,增值额为5.19亿元,增值率为166.38%。 研发是企业的核心资本,对于转让海马研发事宜,海马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前,海马研发相关业务及人员已转至公司郑州基地,因此本次交易对相关业务的开展无不利影响。“本次交易可优化公司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处置闲置资产,聚焦主业,增加公司现金流,提升公司效益”,海马在公告中称。根据协议,此次交易的全部款项将在完成股权变更登记后的180 日内支付,显然,这一时间设定也旨在提升海马全年财报表现。 按照海马的计划,对于无效或者低效资产都将逐渐进行清理,“今后海马汽车将聚焦汽车主业”,海马汽车总经理陈高潮表示。在宣布转让海马研发的前几天,海马还抛掉了一项零部件企业的股权投资:海马有限在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钧达股份”)所持有的股权从2.9788%变为0。 从今年3月开始,海马启动了对房产、物业公司的资产处置,其中4月和5月,海马两次发布拟出售房产的公告,并宣称将通过公开出售401套房产来补充流动资金。预计这番操作可获得高达3.34亿元的资产处置金额,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7亿元。 不过,海马汽车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截止9月底,401套房共卖出了156套,已收款5709万元,对净利润的影响为3668万元,在房地产业同样不景气的情况下,海马能否通过卖房实现1.7亿的净利润增长同样充满变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