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竞品纷至沓来 自主新能源汽车高压下依旧坚挺(2)
时间:2019-10-08 18: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还有行业领先的永磁同步电机,采用超高性能硅钢片,大幅降低能量传递耗损,最高效率达96.8%,有效提升续驶里程。智能仿生温控系统IBTC,能轻松应对极寒与高温。在冬季-7℃的温度下,电池从10%充电到90%所需时间仅为65分钟,较一般类似车辆节约时间15%以上。 时至今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并集成了“新四化”的新技术,外观设计趋于时尚,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持续提升。与传统汽车领域一直是追赶者的地位不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处于并驾齐驱的领先方阵内。 “无论是通过科技简化升级结构,实现较低的故障率,还是全方位的保护,提升车辆的安全性,都使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优势更加明显。”黄宏文认为。 ■全面向上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几乎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道路安全等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汽车向新能源的转型,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有益的进步。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据透露,为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凝聚行业共识,坚定发展信心,经国务院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牵头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其中已经确定,要以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导向,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政策,形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与环境资源社会运行的良好循环。还要处理好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的关系,进一步融合产业布局,完善产业设计,深化产业合作,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路径。 截至2018年,我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国,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在2020年完全退出,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的财政补贴,到以“双积分”政策对企业及产品提出更高要求,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而且,我国2020年销量200万辆、保有量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阶段性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90万辆,在占比75%的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75%。这其中,自主品牌占了绝大多数。“加大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上的创新投入,持续降低成本,研发生产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这已经逐渐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共识。与此同时,自主新能源汽车也为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提供了最佳载体。业内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进化,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将呈现出更快的发展速度。 目前,我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领域。“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汽车生态和从前相比已经完全不同,技术先进、性能良好、安全适用的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付于武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开放,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我国新能源汽车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