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小汽车 建国70周年汽车工业发展回顾2(2)
时间:2019-10-01 07: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配件厂通过仿制斯柯达706RT重型卡车,成功试制出黄河牌JN150 8吨级重型卡车。由于当时没有相关模具,都是靠工人手工敲打出的车体,黄河牌JN150体现出当时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获得了“中国人有志气,工人阶级有能力”的称赞。
同时一汽在1962年开始,以GAZ-53KA为原型车作为参考,于1964年底成功试制出了解放CA140卡车,载重量达到了5吨。由于在解放CA140身上,有着较多的自主设计,并不是一味照搬,所以CA140被视为是中国第一款真正自主研发的卡车。后来为了援建二汽,一汽将CA140技术等转让,就有了后来的东风EQ140和EQ240。
第一个10年,毛主席就提出过要建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想法,然而经过大跃进、抗美援朝等事件拖延,二汽一直悬而未决。后来在1967年,二汽终于落地,厂址为湖北十堰,一时间,大量人才涌入湖北。 随着经济发展,对重型越野卡车的需求也日益明显。第三汽车生产基地也被提上日程,最后一机部决定将北京新都汽车配件厂迁建至西北地区。1966年,陕西汽车制造厂动工,北汽和杭汽等车企也加入到建设工程中。
工厂建成后,北汽参考法国贝利埃公司的GBU15军用卡车,试制出延安牌SX250军用越野载重卡车,载重量为5吨。延安牌SX250车头采用平头多乘员式设计,并搭载6X6的驱动形式,符合当时部队对越野载重卡车的使用需求。 满足军用之后,矿业发展对载重需求同样与日俱增。由国家计委牵头发函,提出上海市试制生产特重型汽车的报告,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要求上海汽车厂、上海货车厂以及市机电一局等,以最快速度和最好的质量进行试制和生产,向建国20周年献礼。
半年内,上海货车厂就成功试制出交通牌SH361型15吨载重车,后续还有全国首辆32吨矿用自卸车上海SH380型试制成功。在国庆前,完成了年初下达的目标。 自此,建国后的第二个10年,经过国内大跃进的干扰、国外抗美援朝等战事后,国内轿车、越野车以及载重货车迎来了多点开花,而二汽也终于落地投产,一片铮铮向荣。那第3个10年会怎样?我们下期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