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55载启示录:从汽车配件厂到自主品牌实力派(2)
时间:2019-09-28 17: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安进称,早在2002年,江淮汽车就布局电动汽车研发项目,2009年江淮电动汽车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与国际先进车型和技术公司接轨的正向开发流程。” “要干就干汽车” 从单一的以轻卡制造为主的地方车企,发展成为以“商乘并举、传统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进”的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全国性汽车集团,江淮汽车55年如一日深耕汽车行业,数度完成华丽转身。 “实干是贯穿新中国70年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是江淮人精气神的鲜明底色。”安进称:“江淮建厂初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实行的是分配制,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企业一般不会因为订单而发愁。之后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指令计划取消了,这意味着企业拿不到政府的计划物资供应,也拿不到订单,难以运行下去。那时,大家才真正感受到艰难,开始为生存发愁,为如何发展发愁。” 对于当时的困境,安进也坦言,那时有很多人开始动摇,提出让江淮汽车生产自行车。“但我们老一辈江淮人抵住了诱惑,稳住了军心。他们说,要干就干汽车。他们咬紧牙关,把所有资源和精力都用在柴油车的开发上,最后终于有了第一批产品的下线。” 有了产品,也就意味着企业存活下来了。当时流行这样一段话:江淮底盘“长中短、中高低、前后置、柴汽油”,意思是说品类非常齐全。当时数据统计,江淮汽车1991 年销售了1000多台底盘,1992年实现了5000多台的销量,1993年突破了1万台。 对于江淮汽车这些年的发展,安进总结道,55年前,江淮汽车的创业者们白手起家,实干苦干,手工打造出安徽第一台汽车,靠的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新红军精神”;改革开放大幕拉开,江淮汽车能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改写了中国客车底盘由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靠的是踏实、务实的“底盘性格”;进入新世纪,从弱小的地方车企发展为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汽车集团,2018全球汽车品牌价值50强、中国汽车品牌前五强,靠的是江淮汽车的“抗争精神”。 在技术方面,江淮汽车的技术研发团队从未停下脚步,安进告诉记者,江淮汽车拥有一支近5000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5%投入到研发中。截至2018年底,江淮汽车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309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60项,成为国内首家专利过万的车企。自2009年起共10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6DCT自动变速箱,实现TCU上层软件开发完全自主,打破了国际垄断。 “三大转型”紧握时代脉搏 自2018年7月至今,车市低迷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安进认为,去年汽车行业首现负增长,这预示着产业正加快迈向成熟期。具体来看,一是高质量发展成为产业共识;二是深化供给结构调整需要时间;三是产销规模高基数不可持续。 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3.52万台,同比下降6.78%。其中,轻型货车10.9万台,同比下降7.37%;重型货车销售2.18万台,同比下降16.32%;MPV销售2.07万台,同比下降39.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