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垫资供货 也不能失去订单 汽车供应商成产业链“至冷区域”(2)
时间:2019-09-24 13: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IHS汽车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有些汽车制造商要求其供应商每年降低10%的采购成本,供应商疲于应付,整零关系越发紧张,有资本进行技术创新的供应商越来越少,供应商的生存环境越发恶化。 上市零部件公司的财报更能直观说明整个零部件行业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截至9月5日,沪深股市A股中约130家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有95家。 整零关系的新转向 看到一些同行跳槽到整车厂去发展,龚大勇也有所考虑,但他还没有下决心要不要离开目前所在的设计公司。“今年来车企内部也在降薪减员,如果是新人进去更加危险。而且换工作要换地方,太折腾。” 龚大勇认为,目前是固然因为行业不景气带来一系列问题,但供应商面临的问题不全是来自主机厂的压力,供应商自身的发展方向也很关键。在他看来,现在涉及智能化和电气化的设计师很吃香,而传统机械的设计师则面临着饭碗不保的危机。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今年有多家车企都开始减少传统机械领域的人力匹配。网上流传的大众某家合资企业的内部文件显示,今年停止招收机械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无独有偶,某电动车龙头车企也在校招过程中明确要求只招收IT方向的毕业生。 有分析指出,汽车企业在校招方向上的转型,折射出企业在研发领域的风向变动。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的转型趋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公司和出行公司转型,在研发方面会更加注重新技术的人才,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新技术公司将进入车企的供应商名单,而传统机械制造的人才和供应商则受到压缩。 目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开始了转型升级。企业容量超过一万家的中国零部件产业,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据《AutomotiveNews》发布的2019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美、日、德三个汽车强国包揽了上榜企业数量的前三名,分别有25家、23家和19家;中国以7家排在第四位;第15名的延锋汽车饰件不仅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最高的,也是唯一挤进前50名的中国企业。 事实上,因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方面,中国零部件企业一直没有优势。“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在9月17日举行的首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当前汽车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这就给我国零部件企业和系统供应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重要的是,我们要把零部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大投入、鼓励跨界参与。” (责编:宋小青)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油门+刹车 汽车行业碳中和进展如何?
- 下一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汽车行业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