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时间:2019-09-24 07: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人工视觉、生物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用到汽车工业,“智能化”已是汽车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 9月22日,武汉市发布了全国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相较以往各地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汽车智能化发展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本文回溯了国内国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汽车发展进展,认为未来汽车智能化将创造更多场景和商业机会,深刻改变人类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人工视觉、生物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用到汽车工业,“智能化”已是汽车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化汽车,即具备智能化系统的汽车能够对人类驾驶员的行为进行抽象和模拟,包括利用传感器来表征驾驶员的视觉、听觉,用计算机模拟驾驶员的驾驶决策和规划,用自动化技术代替驾驶员的转向、加速、制动等行为动作。 当前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我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载体,2016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分为车辆设施关键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基础支撑技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是我国汽车智能化的两个重要技术路径。 一、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颠覆人类驾驶行为的新兴技术 自动驾驶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人类主动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大规模测试阶段,作为颠覆人类驾驶行为的新兴技术,已处在商业化的前夜。 从国际看,特斯拉、宝马、奥迪、福特等汽车企业投入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从国内看,已形成自动驾驶全产业链优势,在环境感知、运算决策、执行层各环节培育一批企业,大量企业在集中攻关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地图、深度学习算法等核心技术。其中,百度开发AI算法、高精地图等软件,通过Apollo系统整合芯片、传感系统、视觉系统等硬件供应商,再赋能给车企,实现全产业链整合。 (一)自动驾驶开始逐步进入试商用阶段 从全球看,美国起步最早,在2015年加州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算起,已连续四年发布测试报告。道路测试是检测自动驾驶汽车系统性能的必要环节,目前,美国在测试里程和开放城市方面,已大幅领先,全美已有41个州允许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占到全国州政府数量的80%。2018年共有48家企业参与“加州路测”,496台车辆累计完成测试行驶路程325.81万公里,其中,Waymo、GM Cruise行驶里程分别达203万公里和71.6万公里,比前一年增长2.6倍和2.4倍,平均每次“脱离”行驶里程分别为17846公里和8327公里,增长1倍和3.2倍。 在测试路网方面,美国测试场景丰富,加州、凤凰城等地进入实地商业部署,测试路网更贴近实际路网。并且,美国道路测试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真实交通案例,整体比较可靠,统计显示,2014-2018年加州处于自动驾驶模式下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案例38例,除1例以外,其余案例都是人类过错责任。 相比之下,中国处于跟随状态,截至2019年6月,我国17个城市累积发放183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其中,国内最早启动测试工作的北京市,牌照数量最多是60张,仅是加州牌照数量的1/10左右。2018年“北京路测”共有8家企业参与,54辆车累积完成测试里程15万公里,仅是加州路测里程的4.6%,其中,百度完成行驶里程14万公里,占全部企业测试里程的90%(百度也参与了2018年“加州路测”,测试里程2.9万公里)。 在测试进度方面,美国开始从公开道路测试向商业部署过渡,国内还处在开放道路测试阶段。加州自动驾驶已完成封闭测试场测试、道路测试、区域测试,目前处在商业预部署,且已有数家企业开始商业开发。截至2019年7月,已有两家企业获得自动驾驶运营牌照:一是AutoX,成为首家获准在加州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公司;二是Zoox成为首家提供自动驾驶班车服务的公司。相比之下,北京在2018年2月才正式开放第一个封闭测试场,经过一年半的运营,目前处在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阶段,自动驾驶测试至少比加州测试落后两个阶段(分别是开放区域测试阶段、商业预部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