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智能网联汽车将迎更多投资机遇
时间:2019-09-22 14: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包含大交通出行各领域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指示,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纲要》中提到,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业内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还存在基础性技术薄弱、行业缺乏有效协同研发机制、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但这次发布的《纲要》也算是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相比以往汽车行业里大家鼓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这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它会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政策、资源对接,以促成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的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分工会更加明细,也会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产业融合度不高 9月19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纲要》,目标为,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纲要》是一个大交通发展的指导文件,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也注意到,《纲要》提到,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智能网联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交通、定位导航、网络通信、互联网应用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业内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发布的《纲要》体现了政府层面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视,以及对中国走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前列的希冀。 但实际上,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一直较为重视。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其中首次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按照规划,2025年我国将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运行。 2016年8月5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联合印发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提到,这是国家第一次就智能交通发布的总体框架和近期实施方案。 并且,《方案》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交通与互联网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融合”,“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实施重点示范项目”,“有效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示范和杠杆撬动作用,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构建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这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它的行政命令和号召力更强,它会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政策、资源对接,以促成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的发展。”纪雪洪表示。 而之所以再次升级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来发布包括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纲要》,在纪雪洪看来,首先《纲要》是针对整个大交通体系而言,而智能网联汽车对交通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另外则是因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度不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曾表示,我国虽有强大的互联网产业基础,但交通、信息、通信等多产业与汽车的融合层次较浅。 “实际上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比较快,相关技术研发如5G商业应用,地图对于自动驾驶、网约车等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但是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密切度不高,这也就导致单项新技术的突破很难与产业紧密融合,商业模式也不清晰。”纪雪洪说。 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业界的共识是,中国天然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智能网联汽车跨领域、跨部门协作发展,科技变革的外部契机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兼备。不仅如此,我国还拥有规模超大、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也拥有较为强大的信息产业,但是智能网联汽车在国际上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