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再引争议 怎样才能能成为主流?
时间:2019-09-17 10:3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尽管氢燃料电池汽车优点多,却依然不能成为主流,这是为什么呢?近日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再引争议 ,大规模应用或尚待时日。 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来争议颇多。 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泰达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当众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此言一出,旋即引发业内激烈讨论。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在演讲中质疑大规模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必要性。其认为,在长里程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微小型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之间,氢燃料电池车比较难节能减排。 然而,相对于纯电动汽车,拥有续航里程长、动力性能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环保无污染等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度被业界喻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如何?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哪些问题? 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我国研究燃料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侧重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直到2014年,氢能燃料电池才陆续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多个纲领性文件列为重点发展任务或重点创新方向。 近两年,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从2018年初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到今年3月氢能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热潮。 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发展计划。不过,基础最好的还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省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由清华大学、北京亿华通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支撑起来的北方地区,以及以冬奥会为突破口的张家口地区。 另据不完全统计,亿华通、美锦能源、厚普股份、凯龙股份、全柴股份等上市企业,2019年在氢能领域总投资已不低于260亿元。仅2019上半年,国内关于氢能源产业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原材料项目等的投资规划就已突破2000亿元。 目前来看,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商用车上实现了突破,同时也在一些沿海城市与国内发达地区实现了规模性的推广应用。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氢燃料电池产销分别为1176和1106辆,现已累计推广应用的燃料电池汽车超过3000辆,投入运行的加氢站近30座。 按照规划,我国计划在2025年推广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300个加氢站。到2030年推广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000个加氢站。 存在哪些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