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出行”共享汽车遇阻:员工讨薪 用户押金难退
时间:2019-09-14 21: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原标题:独家调查丨立刻出行生死劫 经过几年跑马圈地的野蛮生长期后,共享汽车行业仍未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除了行业整体步入寒冬之外,频频出现的用户退押难现象,也折射出行业的监管并不到位。 作者:杨清清,实习记者黄嘉敏 2018年,以ofo小黄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行业,从风口直坠谷底。如今,命运的轮盘转到了共享汽车。 生于2017年6月的立刻出行,如今的命运开始变得微妙。作为昔日共享汽车龙头之一,这家企业曾在今年2月披露完成B+轮千万级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凡创资本、险峰长青、蓝驰创投等。在去年的B轮融资时,其投资方还包括蚂蚁金服——可谓是含着金汤匙成长。 然而近日,21Tech记者接到爆料,立刻出行北京公司被指单方面降低被裁员工的补偿金。今年5月前后,立刻出行启动了数波裁员,但裁员时协商好的双倍工资,在8月底时降为五千元。据爆料者称,8月30日有多位员工聚集在北京公司讨薪。 当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海淀区东北旺西路软件园8号院的立刻出行北京公司,北京公司办公地仍然在营业。但面对记者关于公司资金链及运营情况的问题,立刻出行方面沉默以对。 9月6日,记者再次实地走访,看到公司前台已无人员值班。除了角落里不超过十位员工在闲聊外,公司内仅3名员工在办公。面对记者关于用户押金、公司运营方面等的问题,员工的答复均为并不知情。 在立刻出行北京公司的大门外,贴着公司的口号:“荣耀之战,大干一场!就是干!”曾经在资金助力下的风口企业,热血而朝气蓬勃,但如今时过境迁,变得颇为沉默。 “救火”与裁员 在资本和所谓“共享经济”的催化下,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入侵城市,共享汽车也走进人们的视线。这当中,就有立刻出行。 资料显示,立刻出行是天津山和朋友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汽车分时租赁产品,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11日,于2017年6月推出了立刻出行,并陆续在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成都、武汉、长沙、南京这8个城市投放了车辆,车辆以福特、大众等品牌的畅销车为主。去年4月,立刻出行还推出了“共享奔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驾驶需求。 乘着共享经济的春风,立刻出行共进行了4次融资。 2017年5月18日的天使轮,融资金额并未披露,投资方包括了顺为资本、天奇创投和险峰长青。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发生在2018年4月23日,险峰长青不离不弃,联想系的君联资本也入局。短短半个月后,立刻出行再次进行了B轮融资,除了险峰长青和君联资本,蓝驰创投和阿里系的蚂蚁金服也参与其中。 去年12月31日,立刻出行完成了截至目前的最后一轮融资——B+轮融资。据介绍,该轮融资达千万美元,投资方有熠美投资、凡创资本、君联资本、险峰长青、蓝驰创投,蚂蚁金服通过凡创资本继续加持。 当时,立刻出行CEO王杨表示,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精细化运营和技术提升,在广州单城盈利的基础上,立刻出行将在多城证明汽车分时租赁的经济效益。 但吊诡的是,千万美元的资金仅维持了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共享汽车这个行业,投入的成本巨大,资金消耗量也大,”一位不愿具名的立刻出行人士向21Tech记者表示,该人士指出,B+轮融资其实更类似于之前的股东在救火。 在B+轮融资后5个多月,立刻出行进行了裁员,并承诺会赔偿被裁员工两个月的工资。然而,8月30日,立刻出行将补偿金降至5000元,并引致多位员工前往北京公司讨薪。“大家接受不了,所以要一起过去。”前述员工表示。 据21Tech记者了解,经员工与立刻出行协商,9月8日,公司已按协商好的双倍工资将补偿金发放给被裁员工。 一方面是裁员与欠薪,另一方面,立刻出行的用户押金也出现了问题。 据了解,2017年,立刻出行刚上线时,用户押金为299元。当年年底,立刻出行将押金调整至499元。 理想状态下,用户退押并没有难度。立刻出行App显示,用户在最后一次用车行程结束的20个工作日后,在没有发生违章行为或其他不良用车行为以及未欠费的前提下,便可直接从App上申请退押,申请后5-10个工作日后到账(工作日不含周末与法定节假日)。 然而,8月底,陆续有报道称,立刻出行广州公司和成都公司人去楼空,大量用户该公司押金退还进度慢。 据悉,广州是立刻出行进驻的第一个城市,去年10月10日,立刻出行在广州的单日订单破一万单,立刻出行官方微博发布了这一“喜讯”,而在这则“喜讯”的评论区,满是关于“退押金”的评论。 立刻出行官方微博最新的一条微博发布时间是今年5月23日,该微博的评论区也大部分是关于退押金的评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