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居民杠杆率是影响汽车消费的短期因素之一(2)
时间:2019-09-02 11: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下面我想回到乘用车市场。乘用车市场是这样的,因为2018年以来,大家知道汽车需求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而且不只是结构性的特征,从中我们看到是一个总量下滑。以前支撑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一些重点领域或重点的细分市场都出了问题,而且成为了下滑最明显、最突出的领域。 从下面这张表来看,无论是车型,还是排量,还是价格、增长的区域来看,都呈现这样的趋势。排名第一、第二的细分市场是降速最大的。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趋势是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叠加共振的。因为正常的市场增长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下滑,可能是增速回落,但是两位数的负增长感觉有点儿问题。现在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国5国6切换的因素也好,还有其他的因素也好,政策影响的因素也好,大家都知道的,我就想重点说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从大的市场阶段来看,到底现在的中国市场消费处在什么阶段?在三四年前,我们中心的汽车分析小组,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刘副主任有一个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十年潜力,这个课题组今年已经是第7年了,每一年都会在中信出一本书,对中国未来经过增长的贡献做了一个全景式的表述。汽车这一章是我们这个小组负责,四五年前我们就说增速已经到了回落的点,也就是2013年前后,这个增速指的是潜在增长率。那时候我们说即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而且是中速增长的中高速增长。 左边这张表,看不太清楚,感兴趣这个PPT我可以留下。千人汽车拥有量,我们对几十个国家的增长做了梳理,发现主要的市场汽车消费呈现惊人的规律率,为什么惊人?它不是平均值的概念,是每个国家到这个时期都会出现很类似的情况。当千人汽车拥有量100-200辆的时候,千人汽车拥有量的增速在10%-12%,会持续5-7年,到了千人汽车拥有量接近或者突破200辆的时候,会回落到4%-5%,这个周期是14年。如果换算成经济发展阶段,大概是9000-12000国际元(音)的标准。我们国家去年已经超过13000国际元(音)了。实际上我们的增长阶段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中速增长再分为两个阶段,我们现在已经从中高速逐渐走向中低速了,也就是说千人汽车拥有量从11%-12%变成4%-5%。这是我们当前市场的主要变化。我们说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叠加共振,这是最主要的一个长期因素。 从短期因素来看,当然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中短期的因素,因为以前在分析的时候,对说房价上涨对消费有挤出效应,主要就是消费中的大件汽车。一年前我也是这个观念,但只是感性的认识。但是我想对这个事情做一个梳理,也是找了很多国家进行研究,它的房价上涨或下跌对汽车销量的影响,但是结果出来之后,我有点儿诧异。无论是28个国家的房价的变化还是从房价收入比的变化,它跟汽车销量之间不是负相关的关系,不是说房价快速上涨汽车销量就会下降,实际上是正相关的关系。每当房价快速上涨,中间有一点空的,为什么?因为我把房价快速增长,增长超过3%剔出来,这样正相关就非常明显。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又把它的居民杠杆率和汽车相关做一个研究,我判断杠杆率过快提高,而不是住宅价格过快上涨对汽车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杠杆率快速上升可能是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说收入变化的情况,其他收入支出变化的情况,包括整个收入预期的改变,可能都会对杠杆率产生调整。所以我觉得当前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把杠杆率的变化作为分析汽车市场变成的主要因素,而不是说把住房价格本身作为挤出,我觉得这是似是而非的规律,通过研究它不太支撑这个结论。 最后我谈一下对汽车市场的判断。 根据我们的研究,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国家的汽车还处在整个市场的扩张时期,虽然增速没有那么高,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大消费的潜力。当下汽车的销量依然是在4%-5%的增长区间,是根据千人汽车拥有量我们再换算,通过模型验证。到2028年我们汽车总的保有量大概是在4.1亿辆,当然这也是不考虑各种商业模式变化等因素对汽车的影响。千人汽车拥有量大概在10年以后是288辆,我估计我们国家的上限比其他国家低很多,不能简单和800、600多比,情况不一样,条件也不一样。而且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越是后发国家千人拥有量的水平越低。到了韩国,到了中国台湾的时候,也就是三四百辆的水平。我估计我们也是在300-350辆之间,这个基本到头了。到时候我们的新车产销规模是3300万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