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落地 汽车生产资质要贬值?(2)
时间:2019-09-02 01: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不过,对于上述观点,上述不愿具名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并不认同。他告诉记者,《规定》中有些要求很严格,对一家新创企业来说,很难达到标准。 比如,《规定》对“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企业法人的股东”提出了更严格的条件。《规定》明确,设计研发企业、境外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为主要法人股东的,研发且拥有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汽车产品,上两个年度累计境内外市场销售并登记注册的数量大于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3000辆纯电动商用车,或上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 “这条路径其实是有关部门设置了一个3万辆/30亿元销售额的门槛,是在鼓励代工模式,对新造车企业的实力进行检验,如果达到目标地方则予以放行。”新特汽车CEO先越认为,这种代工模式路径的存在,会让现有待售的汽车生产资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但开云汽车CEO王超认为,审批权力下放后,投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还是需要满足一系列标准与规定,不满足标准,地方政府也不会过审。所以现有的生产资质可以免去车企自行申请的时间,加快产品上市进度,由此可见,《新规》不一定会让现有生产资质降价。 上述不愿具名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从某种角度来说,《规定》中的一些要求很严格,让生产资质的审批变得更难。 《规定》中明确,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规定,并通过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将项目信息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上述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取消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的同时,明确了各类汽车投资项目的准入标准,为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基本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