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项目“筑巢引凤” 陕西汽车产业链换挡提速(2)
时间:2019-08-08 08: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在2019年省级领导联系的28个重大项目中,汽车制造业项目占比四分之一,总投资达232亿元。渭南年产5万辆纯电动商用车、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新能源汽车项目不仅投资额大,而且技术应用领先。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对于陕西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发展信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打造300万辆汽车支柱产业目标,陕西建立了“省级统筹、市级主导、企业主体、配套协作、园区承载、集群推进”的工作机制,按照“做大整车、做强配套、做优服务”总体思路,着力加快轿车、重卡、中轻卡、新能源汽车及客车产业链的培育完善,提升配套水平。力争到2021年,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60%以上。 在区域间产业协作上,陕西各市竞相发展汽车产业,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根据《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形成300万辆汽车产业实施意见》,陕西将加快汽车重点园区建设,推进西安经开区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西安高新区轿车及配套产业基地、西安(鄠邑区)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提升西安汽车产业配套水平。 其他各地也因地制宜,明确了汽车产业配套的发展方向。宝鸡高新区重点发展乘用车及零部件配套,宝鸡蔡家坡经开区发展货车(专用车)及零部件配套,咸阳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配套,铜川发展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产业,渭南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汉中发展新能源客车、房车及零部件产业,安康发展专用车及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韩城发展汽车零部件(铸锻件)产业。 随着整车产能扩张,陕西对零部件企业吸引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陕西已经形成了以法士特集团为龙头,汉德车桥等本地零部件企业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配套,同时还引进了三星电池、达美轮毂等企业,汽车零部件省内配套率逐年提升,但仍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在“强整车”基础上“优配套” 专家建议汽车产业配套坚持高端化、差异化原则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究竟有多长?长安大学车辆工程系副主任、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陈轶嵩说:“一辆汽车大约由两万多个零件组成,它一头连着代表国家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消费者,需要众多配套企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整车企业对零配件供应商资本的拉动率是1:7,例如宝鸡吉利整车厂项目落地后,很快带动了30多户企业落户。另外,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企业虽然依附于整车项目,但也可独立存在,例如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3000多家,零部件产业规模大于整车规模,可以说是零部件带动了整车发展,且自成体系。 “陕西各地都在大干快上引进整车项目,但是配套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要在‘强整车’的基础上‘优配套’,而且要更加重视配套。”陈轶嵩表示,如果配套跟不上,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配套跟不上,会影响整车项目发展。 陈轶嵩建议,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聚集作用,重点引进、发展高附加值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特别是加大对发动机、动力电池、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控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省内配套企业与整车企业对接,制定本地配套激励办法,对本地配套率高的整车生产企业,予以多方面支持。通过对外引进、对内培育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高本地配套率。 汽车产业属于人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发展产业配套必须坚持高端化、差异化、可持续的原则,避免零部件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陈轶嵩认为,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高端,陕西尤其要重视技术研发中心的引进,在研发阶段就为产业配套预留好空间布局。 “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是人才,人才也是重要的产业配套。”陈轶嵩表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汽车产业集聚区,都有知名大学提供高端人才支撑,陕西也有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出专业人才,但人才外流的情况应引起重视。下一步,陕西应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落实人才奖励制度,为汽车产业发展聚力聚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