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理解小鹏汽车吗?(2)
时间:2019-07-18 00: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按照何小鹏的逻辑,他的快速迭代的思路其实是建立在3-5年之后的。3-5年之后,智能汽车的迭代都会非常快,汽车像智能手机一样,加量不加价,甚至随着技术的成熟,会快速降价。当市场成熟度达到一定的规模,消费者认为这就是合理的。 ▲图片引用自网络 现在的市场上的消费者逻辑,则是站在传统汽车市场上培育出来的。传统汽车市场已经教育好了用户。一辆奥迪A4哪一年换代,哪一年升级,新车上来会加价,旧款库存会打折,这让消费者都是有心理预期的。“对小鹏汽车的预期偏差就是,没想到这么快新款就来了。这里是有冲突的。” 冲突在于:旧的市场消费行为碰上了新汽车企业的营销思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小鹏汽车在这方面被动地充当了一回教育市场的先锋。 诚然,小鹏汽车在产品营销策略上缺乏经验导致了事态激化如此,它本身在产品策略、营销体系上是存在失误。虽然刚买车就淘汰在情感上换谁都难以接受,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届消费者没有问题。从法理上来说,在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小鹏的做法还算不上违法。 科技行业向来有技术规模化才能降低成本的思路,大到Google这种公司,小到初创公司,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理念:他们都要让技术实现平民化,让更多的人感受科技的进步。如果我们以这种思路来看待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应该越来越快的迭代,价格越来越低,产品性能越来越好——如果我们真的把智能汽车看做是一个电子产品一样。 两种思路? 这篇文章想讨论的其实是,应该理性的看待这种市场理解偏差。 把话讲难听一点,传统车厂层级分配,他们就像是一个金字塔:他们已经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汽车工业历史中总结出了太多规律:比如怎么应对产品,怎么应对客户。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么多车主维权,要么不汇报不理会,要么闹大了,一级一级的汇报,直接汇报到德国老家去。 互联网思路注定更关注用户体验,这是一切产品进步的基石。但我们现在也看到,小鹏汽车这次的快速回应声明有好的作用也参杂了坏的回声。 从用户沟通上来说其实这也体现了两种市场的偏差:一种已经教会了用户怎么做用户,另外一种是把用户当成用户服务。事情发生在这个市场上刚刚有一些新思维新做法的时候,这些走在前沿的用户却采用了一种更传统粗暴的维权方式......感性的说,这届用户实在不行,缺乏商业精神。 小鹏汽车给我们留下了更多开放的问题:市场会不会接受这种速度,如何接受这样的速度,快速迭代还是走向传统?可以说,它在为所有准备快速迭代智能汽车的造车企业趟坑。 原快播创始人、云歌智能创始人、CEO王欣昨日在上发文支持了何小鹏及小鹏汽车。王欣说:新款车的品质性能提升了价格却没涨,对消费者来难倒不是天大的好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喷,真替他叫屈。 ▲图片来自微博 小鹏汽车的事情同样告诉我们,新造车品牌除去产品力也更应该关注建设品牌,只有品牌享有了部分附加值,才能尽量避免这种理解偏差。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在小鹏汽车遭遇新款维权后,宣布官降,当然官方并没有什么措施,老车主们习以为常反应没有这么强烈。 这可能是就是品牌加成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