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中国实力与智慧 C-NCAP用中国标准引领中国汽车发展
时间:2019-06-20 13: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现如今,汽车安全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必修的功课。说到汽车的安全性,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一些权威的碰撞测试机构。这些专业的测试机构每年给出的具体测评结果,对实际购车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当前,大家最常提到的测试机构有三家:欧洲的E-NCAP、美国的IIHS,以及中国的C-NCAP。其中,国际认可度最高的E-NCAP,也被公认为是目前全球最权威的测评体系。IIHS则是美国的评测系统,其作用和出发点与E-NCAP不同,它的测评结果更侧重保险公司的利益。而中国的C-NCAP则是在借鉴E-NCAP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逐步建立起来的。现已成为中国最权威的汽车安全评测体系。 C-NCAP碰撞标准低,五星车居多? 自2006年诞生以来,C-NCAP经历了4次改版,一次比一次严格,一次比一次更具考验。比如说,2009版的规则增加了侧碰后排乘员、儿童假人;2012版增加了鞭打试验、偏置碰撞提速、定量评价后排乘员、ESC主动配置加分,重新调整星级划分;2015版又调整了鞭打试验分数计算、调整胸部评价指标、下潜量化、取消ISOFIX和驾驶员安全带提醒加分、调整星级分数;而2018版新的测试规则更被誉为是C-NCAP实施以来调整内容最多、调整范围最大、标准要求最严格的一次,可谓是从内到外的“全面进化”。 不过,对于C-NCAP测试的标准,网络上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如:测试标准低、缺乏科学性、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充分等。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早在2006年,为了提高中国的汽车安全技术,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加快提高安全水平,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NCAP的基础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才创立了C-NCAP,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NCAP评价体系。所以,C-NCAP当初在制定标准时,充分考虑了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的技术和安全水平等客观因素,从而制定了一个较国际水平相对低一点的标准。 据悉,在C-NCAP实施初期,获得5星安全评价的车型比例仅为8.3%,到了2015年当时改版后的C-NCAP规则实施半年后,5星车占比就达到了56.3%;2017年,5星车占比继续提升至75%。但这一现象并非只在C-NCAP中出现。实际上,国外NCAP测试结果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澳大利亚ANCAP在2016年测试了45款车型,其中有43款获得了5星级评价。欧洲NCAP在2015年的测试中,5星级车所占比例达到64%;2016年,欧洲NCAP评价规则虽有所调整,但5星级车所占比例仍有61%。 由此可见,正是通过C-NCAP这样规律性的、阶段性的、一步步的难度提升,引导国内车企循序渐进地实现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才使中国市场上的在售车越来越安全,5星车占比也越来越大。 C-NCAP改版出新招儿? 但是,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技术实力的提升,C-NCAP规则的版本也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不断更新、不断升级。2018年7月,C-NCAP实施的2018年版规则便将车辆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了大幅提升,不仅注重对车内乘员的保护,还有对车外行人的减轻伤害要求,增加了主动安全技术考核,并对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的研究更加紧密结合了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与分析结果,方案的制定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和全面,也更具有挑战性。不仅是集主、被动安全融合的全方位安全评价体系,对于国内汽车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引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带动汽车产业的整体进步。 新版C-NCAP碰撞标准落后国外? 除此之外,针对2018新版C-NCAP评价规则未将25%小区域偏置碰撞纳入其中,依然采取正面40%偏置碰撞的试验方法,不少业内人士也对C-NCAP与国际标准接轨程度产生了质疑。但对于为何不将25%小区域偏置碰撞纳入2018版评价规则,中汽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冯屹在采访中曾表示:C-NCAP对试验项目的设置和选择,主要依据中国实际道路交通状况的特点进行,选择真正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实际需求的试验项目。在测试项目的选择和设置过程中,不根据本国道路交通实际特点进行数据分析,直接照搬或者盲目跟随国外的测试项目,是不科学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