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热点 >

一家中資企業助力美國“�帶”工人社區重獲生機

文化踫撞 希望升騰

——一家中資企業助力美國“�帶”工人社區重獲生機

■新華社記者 王文 劉國遠

熱播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令全球目光聚焦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記者近日在那個“�帶”城市采訪時,看到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廢棄廠址上建起中國汽車玻璃制造工廠的生動案例,為人們探索全球化下中美經貿合作的積極意義提供了絕佳範本。

回望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之時,“�帶”工業城市代頓未能幸免,昔日這里通用汽車公司的一個裝配廠宣布倒閉,上萬員工下崗。經濟寒冬來得猝不及防,而後數年民生凋敝,城市毫無生機。

“那個場景讓人心碎。我的許多同事失去了一切,沒了房子和汽車,甚至家人也各奔東西。”曾在裝配廠工作長達7年的香農•達夫嘆息道。失業後,達夫成了家庭主婦,那時她覺得這輩子再也沒有可能在當地找到車企工人這樣的好工作了。

通用汽車的廢棄廠房一擱置就是6年。“我和家人無數次開車經過那片荒涼的土地。我總是想,究竟什麼時候能有人來把它改造振興。”當地人杰斯•貝利說。

代頓的居民們終于等到了那一天。2014年,中國福耀集團買下代頓市郊莫瑞恩的原通用汽車廠房,將之改造成玻璃設計和制造工廠。當地社區歡欣鼓舞,人們看到了老工業區復興的曙光。

俄亥俄州眾議員尼拉杰•安塔尼說,能引進一個同樣隸屬于汽車行業的大型公司在通用原址上落戶,對地方政府和民眾來說意義重大。

對當地居民來說,最大的收獲是有兩千多人找到了一份工資待遇不錯、能學到技術又有晉升空間的工作。

24歲的克里斯托弗•科馬克4年間在福耀從小時工做到了夾層包裝車間主任。他說多虧了福耀,他能像父親和祖父一樣從事汽車制造業的工作。

“這是我能找到最好的工作了。我會繼續努力,爭取繼續晉升。”科馬克說。

達夫是在福耀美國有限公司工作了4年半的元老級員工。與此前在通用永遠重復為汽車安裝頂棚的簡單勞動不同,在福耀,達夫可以勝任夾層玻璃裝配線上的任何工作。

她說︰“知識就是力量,我在福耀學到更多技能。我喜歡被委派不同任務,這讓每天的工作都很有趣。”

除了直接招聘,福耀在代頓的這個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單體工廠每多創造1個直接就業崗位,就能在供應鏈上間接為當地創造2到3個工作機會,因為物流公司、建築商、垃圾處理廠等需要更多人力。

但是,福耀在代頓落地生根並非一帆風順。如何處理文化隔閡帶來的溝通不暢,如何讓公司文化深入人心,如何融入當地社區,都是擺在福耀面前的難題。

消除語言障礙是第一步。就如紀錄片里展示的一樣,美國員工和中國“技術師傅”之間在溝通不順時需要借助手機上的語言翻譯軟件,遇上緊急問題時雙方也會因為互相听不懂而抓狂。但隨著時間推移,中方員工英語取得進步,美方員工也記住了工作中會使用到的高頻詞匯。科馬克說,經過幾年磨合,現在中美員工在工作期間溝通已經沒有障礙。

福耀北美集團總裁劉道川說,公司下大力氣給員工營造家的氛圍並讓美國員工感受到自己被足夠尊重。員工食堂提供2美元一餐的熱食,逢年過節公司會組織慶祝活動。此外,公司推出“一對一”培訓項目,“中國師傅”傾囊相授,手把手地把美國員工教成熟練技工。

為了讓員工對中國文化和福耀的企業文化有更直觀的認識,福耀在春節期間組織優秀員工到中國旅游並參觀福耀在中國的工廠。

科馬克參加了其中一次中國之行,去了北京、天津和青島等多個城市。他告訴記者,中國工廠里的生產設施和技術讓他大開眼界。他同時了解到,中國工廠包吃包住,工人們過著集體生活,這和美國的情況非常不一樣,也讓他對中美文化差異有了更深體會。

公司還設有員工困難幫扶基金,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工人,向符合申請條件的工人提供500-3000美元補貼。

除了帶來就業機會,福耀還積極為當地社區服務,定期向當地醫院、公立學校和救災組織捐款。

今年5月,龍卷風席卷代頓後,福耀第一時間向受災地區捐贈瓶裝水,並組織員工志願者為當地約750名受災居民和救援人員提供了熱騰騰的飯菜,以便幫助受災居民重建龍卷風中遭損毀的房屋。

貝利說︰“我一直很感激福耀為我們社區所做的貢獻。他們確實在好好照看我的家鄉。”

貝利是汽車玻璃維修公司賽夫萊特的采購經理,而賽夫萊特是福耀的主要客戶之一。如今,她幾乎每周都要前往福耀洽談采購事宜。兩家公司一年有數百萬件產品的生意往來,大多數玻璃都產自代頓。

貝利說,由于福耀在這里落腳,其他制造業企業也隨之回到代頓,社區正逐漸恢復原貌。

福耀的成功讓當地對中國企業充滿信心。代頓地區商會會長菲利普•帕克表示,代頓希望看到更多中國企業來此投資形成協同效應。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