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士气、鼓舞干劲,方江山在中国汽车报社调研复工复产
时间:2020-05-18 18: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5月11日下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深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调研并出席座谈会。他鼓励能汽集团全体员工坚定信心,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继续压实疫情防控各方面各环节责任,稳中求进,善于把握困境中潜藏的新机遇,善于抓住在危局中前进的新突破口,善于培育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群策群力,积极稳妥推进集团各项工作,奋力开拓行业发展新格局、新局面。 方江山与集团领导班子一同先后走访了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下属中国城市报、中国能源报、中国汽车报在新媒体大厦的工作区,他代表李宝善社长、庹震总编辑和人民日报编委会向能汽集团员工致以亲切慰问,细心询问员工健康状况、返岗复工保障情况。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负责人刘建林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趋于正常,集团将按照中央和人民日报社的部署和工作要求,有序复工复产,采编和经营等各项工作绝不能放松。 在中国汽车报社调研期间,方江山与采编、经营体系多部门员工亲切交流,深入了解复工复产情况。 在中国汽车报社采编大厅,方江山看到工作台上摆放整齐的一沓沓报纸,拿起当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翻阅起来。“疫情期间停刊了吗?出版正常吗?特殊时期记者们如何开展采写工作?报道的传播效果怎么样?”他仔细询问。 中国汽车报社报纸编辑中心、全媒体采访中心和新媒体编辑中心的几位负责人分别回答了相关情况。疫情期间,新闻源少了,不能走一线了,成为新闻生产首当其冲的难题。面临挑战,采编体系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克服困难,力争化危为机。一方面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舆论导向,强化主题策划,以策划的高质量弥补不能亲临一线的缺憾;另一方面调整工作方法,创新生产方式,更多运用视频、音频等线上采访手段,拓展传播渠道,确保报道任务如期完成,报道质量不降反升。2月3日、10日,《中国汽车报》合刊出版了“万众一心 协力战‘疫’”特刊,76个版80余篇文章,浓墨重彩全面报道汽车行业抗“疫”成果。之后,围绕抗“疫”、复产、提振消费、市场恢复、产业链重塑、可持续发展等,每期以一个重大专题统领全刊,持续在行业内引发热烈反响。 “报社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特殊时期的出版工作进行适时调整。在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疫情期间报纸不仅没有停报、减版,而且在总版数上比同期有增加,高质量地完成了报纸出版工作。”报纸编辑中心副主任刘晓冰说。 “现在汽车市场情况怎么样?北京车市复苏了吗?”方江山问。在了解到今年前几个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受疫情影响呈现大幅下滑,4月渐露回暖势头后,方江山说:“中国汽车报社在疫情期间推出的报道充分展现了汽车行业抗‘疫’斗争的方方面面,有看点、有深度,充分发挥了行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下一步可以继续跟踪报道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企业变革、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势,关注和报道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相关举措。” 除推出由近300篇图文、40余条视频组成的“战疫专题”外,疫情期间,中国汽车报社的新媒体平台还进行了面向企业的在线直播30余场,累计浏览量过百万。此外,顺应线上化趋势积极推广网络公开课,自2月28日开始,按照每周一讲的节奏目前已推出12期,累计浏览量近百万。同时加强对外合作,尝试进行“精品课程”的设计和运营。“疫情给汽车企业和汽车媒体都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分管新媒体业务的中国汽车报社副总编辑胡轶坤介绍,目前新媒体中心正尝试与广州市智能网联示范中心合作,一起开发40节面向全行业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我们本来是想做公益课程,却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到了新的商业模式。”她说。 疫情影响的不止是新闻生产,报社经营工作也受到较大冲击,多个经营项目无法开展或延期,诸多汽车企业大幅削减经费预算,传统论坛、展会、广告等合作模式难以维系。在此情况下,中国汽车报社经营体系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事业部积极探索创新转型,反复钻研客户需求,策划组织线上活动。乘用车事业部加强内部学习及业务培训,挖掘客户痛点,适时策划了线上售车项目,利用大数据及精准营销帮助企业拉动汽车销量,将业务由行业端向消费端延伸。商用车事业部努力拓展商业模式,1~4月合同签订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0多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