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新偏好折射汽车研发新变化(3)
时间:2020-05-08 21: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提出汽车‘口罩’,主要是为了形象类比。”在他看来,仅靠空调滤清器不能完全取代戴口罩,还需要与杀菌抑菌技术、空气智能监测应用等手段配合。 “健康+智能”或成汽车发展新方向 事实上,除了有关行业机构试图推广认证标准,疫情暴发后,已有不少整车企业开展大量技术攻关工作,上马了一批“健康座舱”项目。 事实上,相对于汽车安全来说,汽车健康的概念发展历史较短,因此还有不少值得探索的空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业内专家表示,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计划,但也加强了健康和卫生意识。“此次疫情预计将推动科技创新及车载空气净化器普及。”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大约有三成汽车装有车载空气净化器,而目前市场上低端车载净化器价格在100元-300元不等,高端品牌价格则在1000元-2000元不等。 结合中国汽车保有量以及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平均单价估算,目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规模至少应为36.26亿元。而《新冠疫情下智能健康座舱专题报告》指出,目前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车载空气净化器渗透率较低,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易车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肺炎疫情对车市冲击洞察报告》分析称,近几年,中国车市已经开始出现优胜劣汰势头,并处于“新四化”起步阶段。在这一轮汽车消费复苏浪潮中,对于潜在汽车消费群体而言,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汽车消毒等功能将更具吸引力。 以红旗HS7为例,一汽红旗为获得“车载N95认证”,利用高效空调滤芯、红旗专属雾化消毒、“适温净化”功能、离子发生器和AQS空气质量自动控制系统五大技术,打造了智能洁净空气系统。其中,离子发生器可实现车内环境的杀菌净化,AQS (Air Quality System)则能灵敏感知车外空气浊度、湿度,并实时切换空调内外循环模式。 “除了给汽车戴上合规的‘口罩’外,还要用UVC深紫外线光学杀毒系统、UVC便携灭菌灯、360°熏蒸灭菌服务和车新风系统等主动净化车内环境。这样就能让用户在开空调、开车时不需要担惊受怕、耗费脑力。”在华域三电空调系统部副经理马文彬看来,一旦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关乎用车健康、汽车安全的控制系统将有更多可畅想的空间。 作为上汽乘用车的供应商,华域三电自2003年SARS疫情结束后就开始对车内空气安全项目进行研究。 从短期看,车企纷纷推出车载智能空气系统,是助力科技抗疫的应急举措;而从长期看,车企的科技抗疫正从空调滤芯向整个汽车座舱全面升级,而这将加速推动汽车健康智能化应用创新。 “健康+智能,已成为智能汽车的重要创新方向。”有业内专家表示,最近不少车企推出具备AQS空气质量模块、远程一键杀毒功能的防疫科技智能应用,展示了汽车企业雄厚的技术积淀以及灵活、快速的市场响应机制。 例如,作为最早关注到PM2.5的汽车企业之一,沃尔沃早在2014年就与著名空气净化器供应商Blueair敲定合作,共同研发AAC双效增强型空气净化系统。沃尔沃汽车中国研发总部的工程师告诉记者,CLEANZONE清洁驾驶舱无需任何改进便达到了CN95的认证标准。在他看来,在“轻松达标”背后,研究时间早和持续的科学研究缺一不可。 有人说,消费升级的过程,本质上是消费者自我价值认定变迁的过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也更注意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湖北小伙易钦说,买车时除了看配置够不够智能,是否采用环保内饰材料、能否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