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竞风流——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创新融合发展纪实(2)
时间:2020-05-08 14: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李县生的家来自农村,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摸过高档汽车。而在宝马项目班,专业老师带着他们在多款宝马车上实操,各类发动机和电脑诊断设备一应俱全,与4S店的配备完全一样。 毕业之后,李县生顺利进入了衡阳一家汽车店工作。其实,不仅仅是宝马,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还有众多项目班供学生选择。 “在我读这个专业之前,就特别喜欢保时捷,又觉得这个平台会有很好的发展,就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班。”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2014级学生唐清闻说。唐清闻是2016年进入保时捷项目班学习,毕业后成为东莞寮步保时捷中心的正式员工。 “高端奢侈品牌的要求很高。”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志革介绍,中国是保时捷最大的市场,需要大量的员工,与这样的名企合作,既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魅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就业档次。 学校每年都开设了项目班,拥有技术和非技术学员30人—35人,就业率非常高,大部分毕业生都进入了保时捷中心工作。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对接汽车产业办学、深化校企合作,各知名车企、校企合作项目“扎堆”落户到了学校。 学院立足学员特点,瞄准高端企业,先后引入上海通用ASEP、保时捷PEAP、宝马BEST、北京汽车BSEP、上海大众SCEP、长安福特STWP等项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到如今,学院建成有沃尔沃中国唯一培训基地、上汽大众中南地区唯一培训基地、宝马湘赣黔三省培训中心、保时捷六省培训中心、福特湖南唯一培训基地。 还与三一重工、南车时代电动汽车等共建实训基地,与广东有道汽车集团、北汽株洲分公司等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十年十大知名车企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共投入总价值5300多万元的教学用车近100台、设施设备530套(台),各类技术标准、培训标准等近1000个……校企合作为学校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最急需的设备和专业人员。 校企共建使得学校毕业生成为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近三年,汽车类专业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平均达95.6%,对口就业率平均达87%;37.5%的毕业生在岗位上成长为“汽车工匠”。 智慧校园 科学管理用上“大数据” 2019年12月16日,在学校新教学楼三楼的一间教室里。一堂全信息化呈现的思政课全新开讲。课堂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载体授业提问,学生们利用电脑和手机终端一一对应作答。 课堂上各种思维碰撞,反响热烈。一堂原本枯燥无味的思政课,变成了学子们的精神大餐。 其实主导这堂全新模式思政课的,正是学校大力实施的智慧校园系统。 在学校大数据展示中心,由48块小屏幕拼接而成的高清大屏在时时报送各种数据。从办学水平、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管理服务四方面对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 并通过大屏展示中心进行展示,让教育管理者对当前学校的各项数据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据悉,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智慧校园系统采用了大数据、智能感知、融合识别,可视化等信息化新技术。 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数据资产,让数据助力学校发展。智能感知技术,伴随式采集过程数据,让数据真实客观。融合识别技术,无感知融入校园新生态,让师生感受智慧。可视化技术,为枯燥数据赋予灵魂,让使用者享受乐趣。 通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成果斐然。建成了“三可视一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通过办学水平可视化呈现,学校整个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发展可视化呈现,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学生成长可视化呈现,助推学生成功走向职场。管理服务精准化呈现,使面对群体的服务转向面对精准的个体服务。 发展无止境,创新正当时。近年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完成国家、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68项,共吸引特斯拉等知名汽车企业新建合作基地3个,企业投入教学用车、仪器设备总值1634万元、岗位标准、技术标准98套。 现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工作站为核心的“1站+10中心”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