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全生明:奋勇争先 全面加快“新基建”充电桩建设
时间:2020-04-19 00: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奋勇争先 全面加快“新基建”充电桩建设——访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 4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会议透露,今年该公司将新增充电桩7.8万个,预计可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过2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还将继续为各类充电桩建设提供省力、省时、省钱“三省”服务,以车联网平台为主导、充电桩为基础,持续提升平台的开放性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智慧能源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 作为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契合的业务板块,充电桩将在未来能源互联网领域扮演怎样的角色?立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将如何加速布局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日前,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 把握新高度 领会新基建重要意义 中国电力报: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中央新基建部署的具体行动。您怎样理解其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全生明 ••••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重点领域。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将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对拉动电动汽车产业走出短期底部、保障产业行稳致远、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量补给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22万个,“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充换电网络极大提升了电动汽车用户的远行信心,但覆盖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扩大;城市公共充电设施保有量年均增速超50%,但设施分布不均衡,充电运营商数量众多且互联互通较不充分,用户体验亟待改善;家庭乘用车逐渐显现出社区慢充为主、公共快充为辅的使用特点,但充电设施报装难、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居民社区充电已经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卡脖子”难题。2025年,我国需要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200万个,私人充电桩超过1000万个,才能有效满足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给需求。 同时我们也看到,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必将对智能电网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动汽车作为新型交互式能源设施,通过充电设备接入电网,与电网的关系正在从单向充电,逐步过渡到有序充电与车网互动,对电网的感知能力、互动水平、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充电设施,促进电动汽车以用电需求侧和储能供给侧的双重身份高效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成为构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命题。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是电动汽车在“后补贴”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力量。 服务大担当 承担新基建使命责任 中国电力报: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全生明 •••• 发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充电桩连接电动汽车与电网,是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等诸多新型技术的融合应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入口。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将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公司新战略落地的重要突破口。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作大局,在推动充电桩建设中扛起大担当、展现新作为。 争做充电行业的引领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电动汽车服务体系,建成服务最优、接入最多、流量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服务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服务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争做生态体系的建设者,依托智慧车联网平台,广泛聚合充电桩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入电力系统,创新服务产品与商业模式,吸引行业合作伙伴共建共享,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生态圈。 争做技术创新的先行者,搭建国家级充电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充电设施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攻坚大功率充电、V2G等关键技术,牵头开展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制修订,实现标准引领、技术引领。争做投资建设的带动者,主动对接各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公共、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加快社区智能有序充电设施发展,多措并举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电设施建设。 找准着力点 抢抓新基建历史机遇 中国电力报:下一步,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怎样加速布局“新基建”? 全生明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