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补贴延长两年 延缓韩系电池企业在华扩张步伐(2)
时间:2020-04-08 00: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认为,国家将延长两年补贴虽然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但对于国内头部企业来讲也足以与韩系电池企业在中国市场拉开一段距离。 在国内某动力电池企业研发负责人张德军看来,最新的补贴政策,对于一些国内的中小型动力电池企业来讲,仍然是门槛比较高且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只要标准不变,本次延缓补贴退坡也很难动摇动力电池当前的格局。 此外,本土企业的动力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导致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未来即使失去补贴,也有望与外资企业的成本拉至同一个水平线。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底前,国内市场动力电池每Wh的成本要降到1元以下。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在采访时表示,虽然退坡可能会导致新能源车价格有所增加,但由于高镍电池技术的稳定,到了2020年底,技术的成熟可能使成本不仅会低于一块钱,甚至可能做到九毛钱。 比亚迪于近日公布了搭载采用“刀片电池”工艺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汉EV车型,据比亚迪方面公布的数据,汉EV车型搭载的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为140Wh/Kg,跨过了补贴的“及格线”的同时,已经接近于主流三元锂电池,且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仅为0.7~0.8元/Wh,因此若刀片电池工艺逐步成熟,则有望与日韩三元锂电池一较高低。还有,宁德时代也在布局CTP系统工艺,以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筹集近200亿元的资金,在增加产能的同时,布局下一代高性能电池。 原本同等水平的电池,外资动力电池企业的单位成本会比本土企业大概低10%~15%,但是这个差距一直在缩小。韩国新韩证券分析师李先烨认为,中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要依靠补贴来争夺市场,但随着形成规模化效应,以及在产业链、系统化工艺等方面突破,与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差距进一步缩小。因此补贴金额看似不多,但对于外资企业来讲,却成为在中国市场举足轻重的因素,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韩系动力电池在华的主要市场将集中在部分价格敏感度较低的豪华、高端车型。 LG化学于今年3月曾表示,由于电池业务仍处亏损,且需要一定的研发经费作为支持,因此暂停分拆动力电池业务的计划。该负责人也表示,无论是否继续补贴,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总会影响投资者的心态,此前的布局确实是出于比较乐观的展望下进行,但目前韩系动力电池仍然难以实现盈利,甚至为此要放弃分拆计划。未来,在中国将继续拉开与中国本土动力电池的成本差距,等待新时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