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庞大的中国汽车工业 正在培育哪些本土工业机器人巨头?

  庞大的汽车工业,就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的成长沃土。等专注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本土工业机器人厂商从幕后走向台前,希望借力资本市场,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本文引用地址:

  不过,市场沃土仍需尖端技术“开垦”。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毕竟“迟到”了几十年,技术水平还难以与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和库卡这“机器人四大家族”相抗衡:本土厂商大多从下游应用集成市场入手,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技术门槛较高,国产设备尚难企及。

  技术验证依然需要产业应用的支持。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是如何在汽车产业取得成功的?又能否根植这片沃土,在核心技术领域再进一步,乃至成长出ABB一样的业界龙头?

  汽车产业,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沃土

  汽车产业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经济效益上。

  2017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了10万亿大关,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超过十分之一。作为一个产业链非常长的工业,其上游助推了电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下游也孵化出了规模超万亿的汽车后市场。

  不仅如此,汽车产业对于国家而言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汽车是最复杂的大规模民用产品,需要实现几万个零件长达十几年的稳定协作。汽车产业对工业设计、制造水平、管理水平等层面的要求极高,代表着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汽车产业的变革,往往能引发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福特的流水线模式不仅开启了美国汽车纵横全球的时代,更是改变了以往产业工人按件计工资的管理体系——不同工序有了相应的作业节拍,工人变成了产线上的“机器”,生产效率远超传统计件工作法;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则将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等纳入管理体系,让生产节奏贴合销售节奏,解决汽车库存管理成本高的痛点,日本汽车自然价格更优,在市场上无往不利。

  成熟的汽车产业将技术和管理经验扩散移植到其他制造业。回顾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发展史,都少不了在汽车产业大展宏图的篇章。汽车产业对制造自动化的需求,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应用带来机遇。

  在落地实践中,机器人厂商可以不断调整设计和生产方案,从而形成技术成熟、作业稳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再以此进入其他制造场景。时至今日,汽车产业依然是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能否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沃土?

  从销量上看,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的统计数据,2018年,汽车制造业新增工业机器人4万余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第二的应用行业。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业新增4.6万台工业机器人,位列第一,但其中有相当比例是小型机器人。因此,汽车制造业才是工业机器人的主战场。

  从市场竞争层面来看,答案也是肯定的。汽车制造端生产需求庞大,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尽管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工业机器人巨头,但是本地化集成业务让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从无到有落地生根,并与主机厂形成稳定业务合作。

  一些工业机器人厂商直接由主机厂孵化而来。埃夫特的前身,就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属的装备制造科,区区十人,仅负责设备选型和维护保养。因为当时奇瑞产线采用的均为进口工业机器人,设备一出现问题就需要请外国专家打“飞的”支援,时间和金钱成本居高不下,产线一停,更是损失惨重。

  因此,和大多数国内工业机器人靠应用集成立业不同,埃夫特从创立之初就以国产替代为目的,从机器人本体切入。为此创始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出首款机器人本体。有了本体之后,埃夫特才考虑应用集成业务,在奇瑞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国产替代。

  如今,奇瑞产线上有超过九成的工业机器人出自埃夫特之手。通用、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北汽等主机厂,都是埃夫特的大客户。

  另一家工业机器人厂商瑞松科技,则与广汽紧密相连。最初,瑞松科技是松下机器人和电焊机的国内首家代理商;两年后推出首条摩托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开辟了工业机器人集成业务。

  瑞松科技与广汽系的业务合作已经超过十年。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等广汽系主机厂的焊装生产线中,有30%到50%来自瑞松科技。除了广汽系外,瑞松科技的客户名单中不乏长安马自达、东风本田等知名主机厂。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