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企业为什么停止接单了?(2)
时间:2020-04-04 13: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丁海波说,呼吸机占用资金大,一般不会备太多库存。正常情况下,国内比较大的医疗器械厂家一年可能就卖个几千台。但现在,一天就能接到几千台订单。 呼吸机出口不容易 近年来国产呼吸机的发展迅速,以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为代表,国内市场已经逐步替代进口,与十年前进口呼吸机占绝对主导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 但国产呼吸机作为“后起之秀”,想要进入欧美市场并不容易,以往美国呼吸机市场被多家大型跨国公司瓜分,如美敦力、德尔格、Vyaire Medical、哈美顿医疗公司(Hamilton Medical)、Getinge和飞利浦(Philips)等。 刘哲介绍,目前万脉医疗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非洲和南美等地区,北美依旧是难以渗透的地区。 国内订单的周转周期较短,运输速度较快,而国外的审核机制流程较多,操作更加繁琐,空运成本也比较高。其次,相对于国内,国外对产品的标准质量要求更多,扩大市场销售需要进行资质注册和认证,工作量的增加会极大降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效率。 来源:猎云网 刘哲表示,美国需要FDA,欧洲则要求CE,每个洲和地区国家都会有不同的法律认定和执行标准,若要进行产品销售,则需要一个个国家地区单独去注册认证和测试。万脉医疗生产的呼吸机是有欧盟认证的,但主要海外订单还是依靠原先海外市场积累的客户,想要拓展更多的市场订单,目前只能将这部分的任务分担给不同地区的分销商,除此之外,就是边销售边加快注册认证。 目前,万脉医疗的周产量平均达到一千台,会按照订单付款顺序发货,优先供货给一些老客户,把现有订单发完再接新单。刘哲表达,海外呼吸机的购买对象有个人、有医院,但更多的是采购商。采购商流程少、中转时间少,公司只需要负责从生产和国内到中国海关运输的部分工作,至于清关、通关和国外的销售任务,则由采购商自主进行。这样的生产销售模式极大优化了运输和审批的流程,且生产厂商不用接触终端用户,节省了不少的精力。 他补充说道,医疗行业的采购商比较保守,客户建立的周期长,需要几年的观察时间,看生产厂商在市场中的发展位置和新产品,确定之后才会接受订单。企业要扩展市场,传统的做法就是先确定地区,接着就是研读地区关于进出口的法律规定和销售资质的注册认定,最后才是接触终端客户。而疫情下的生产销售,客户建立周期缩短,也接触了部分的中意客户,同时通过采购商分销的模式,公司不需要接触终端,生产效率反而得到提高。 但随着呼吸机的需求暴涨,巨大的利润也吸引者形形色色的人加入,市场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呼吸机生产和原料生产厂商增加,采购商和代理商对产品的二次加价,部分核心原材料价格被提高了5-7倍,物流运输、人力成本也纷纷上涨。 近日,工信部系统也出台政策帮助上游853家全国配套商中794家复工复产,解决企业零部件短缺、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对此刘哲表示,上游复工复产的效率并不比期待的好,原材料稀缺的问题依旧是加快呼吸机生产的重要阻碍。 有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增产呼吸机 呼吸机是精密仪器,对工人要求也很高,不像口罩有几台机器生产线就能运转起来,转产很快。 呼吸机这类医疗设备的制造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一个成熟的工人至少也要经过半年以上的培训和实践。而且在医疗器械里,呼吸机属于生命支持设备,它本来就是为了救人的,更不能容许有任何差错。 3月31日,新松医疗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勇在接受猎云网采访时提到:“3月10日,新松医疗生产的200台呼吸机已先期抵达伊朗,后续发往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的数百台呼吸机也已陆续就位。” 自2月3日复工复产以来,新松医疗生产能力提升300%。每3天可生产呼吸机100台、制氧机450台。 “2月份,新松医疗生产的呼吸机、制氧机主要供应国内医院使用。”黄勇说,现在,他每天都能接到10几20通电话,订购呼吸机和制氧机。按照实际生产速度与订单情况,3-5倍的订单量增长是有的。但是产能确实有限,对于需求量特别大的订单,只能拒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