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入民心 齐抓共管护平安 恩平“平安三率”及扫黑除恶知晓率江门第一
时间:2020-03-19 15: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疫情防控期间,恩平市设立多个测温点,检查车辆人员健康状况。 2019年12月,江门市委政法委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通过线下调查辅以线上、电话调查的方式,对江门市73个镇(街)“平安三率”(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近日,调查结果公布,恩平市“平安三率”排名江门市第一。另外,恩平的扫黑除恶知晓率、扫黑除恶带来的安全感提升率也位居江门第一。 恩平市通过行之有效、靶向精准的宣传攻势,使人人支持、自觉参与“平安恩平”、扫黑除恶工作,这是促使该市取得亮丽“成绩单”的关键。 文/图 周晓营 政法队伍筑起疫情“防控墙” 社会发展,平安是基础。 在战“疫”工作中,政法队伍冲锋在前,筑起一道疫情“防控墙”。 近期,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交通场所防疫工作尤为重要。在恩平汽车总站,乘客逐渐多起来,有的是从外地刚抵达恩平,有的准备乘车去外地务工。在民警的协助下,乘客们有序接受体温监测、健康登记、信息登记、安检。 “汽车站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关卡。我们要一边引导,一边宣传,在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的同时,提醒乘客保持距离,不要靠得太近,上车后分开就坐等等。春节至今,我们每天都坚守在这里。”在汽车总站协调现场工作的公安民警说。 汽车总站只是恩平防疫执勤点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恩平全市有许多这样的执勤点在24小时运作,大量民警和辅警在各交通要点、公共场所协助医务人员开展防疫监测,严格做好应急值守、车辆检查、人员排查、测量体温、交通疏导、宣传引导等工作。 执勤点每天轮值三至四班,每班2人以上。很多民警和辅警白天审理案件或在街上巡逻,到了晚上又去执勤点上夜班,加班加点成为常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严谨防疫态度,才让乘客在疫情期间安心出行。 “检查工作做得很到位,我坐车外出也安心。”市民张裕聪说。 一直以来,恩平市把平安创建作为政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去年以来,恩平市全面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在凌厉的严打攻势下,实现刑事案件发案下降,破案和打击处理数上升的目标。据统计,去年该市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同比上升2.6%,全市共有68天110刑事警情为“零”。 提供“一站式”惠民便民服务 宣传是平安创建工作的先导工程。去年以来,恩平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开展的恩平市政法系统惠民便民服务贯穿全年,为平安恩平建设宣传,平安创建群众知晓率打下坚实基础。 把宣传活动做实做活,必须摒弃形式主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 “平安创建工作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服务群众,只要大家有了平安共识,提升平安意识,那么最终大家必然享受到平安的待遇,这也是服务的意义所在。”恩平市委政法委有关领导表示,为做好平安创建宣传工作,营造全民知晓氛围,去年,恩平市政法系统布局开展贯穿全年的惠民便民服务活动。政法系统各部门和各镇(街)在街头、市场、公园、广场、商业区等群众活动主要场所开展宣传活动,融入法制、金融、文娱活动、义工服务,司法干警、法律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各具特色的咨询服务,树立政法队伍服务群众、执法为民的正面形象,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政法服务活动。 惠民便民服务活动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十三场,第二期活动为期一个月,于去年底开展。 为了丰富宣传方式,去年,恩平市还组织开展粤曲小戏下基层活动,并联合江门市文广旅体局、江门市粤剧传习所深入该市7个镇(街)举办“扫黑除恶展新貌”粤剧小戏专题演出,受惠群众超7000人。 同时,邀请人大代表进村(社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恩平市教育部门在全市举办校园扫黑除恶、宪法、禁毒专题讲座700多场。 此外,创新开展“一镇一车”“一村一喇叭”宣传活动。去年该市共出动宣传车辆600多辆次,覆盖恩平所有镇(街)、村(社区),发放宣传资料约2500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约10000人次。 扫黑除恶宣传深入人心 今年是扫黑除恶三年目标的收官之年,恩平市扫黑除恶工作紧紧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个初心,“点对点、面对面、点对面”构建多维度、立体式宣传矩阵,持之以恒抓宣传、抓动员、抓合力,有效扩大宣传工作覆盖面,有效增强宣传工作实效性,提升扫黑除恶创造性,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理念、氛围深入人心,凝聚最广泛力量齐齐参与扫黑除恶,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