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华人讲述海外“战疫”:美国人屯枪 德国戴口罩会被歧视(3)
时间:2020-03-15 18: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有些举措还有点无厘头。两三天前,各州先后宣布“禁止1000人以上的各类活动”。也就是说,999人的活动照常继续。一些大学图书馆的限制是当日只可同时容纳350人。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我不清楚。 疫情开始扩散时, 当局甚至通过媒体告知民众,抗击病毒靠勤洗手,戴口罩没用。 我们对这个信息的判断是,市面上物资急缺,支撑不了所有民众戴口罩,当局只能这样安抚民心。 但其实早有信号,早在中国疫情爆发时,我在的留学生圈都在买防护用品,捐赠到国内去,欧洲国家显然没有做好应对病毒的准备。当汉堡出现第一例时,店里的口罩、消毒用品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不知道是华人买的,还是外国人买的。 同时,当局告诉民众,会有六七成德国人被感染。 关于这个数字,当地医学院和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都不能效仿中国大举措封城,他们要在国家经济和防疫病毒之间找到平衡点,那么既然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毒,他们就想通过延缓病毒的传播来控制病情。 虽然最终殃及60-70%的人,但是只要战线拉得足够长,比如说每天新增100-200例,医疗系统还有足够的床位、医生去应对。 显然,现实打破了他们的设想。德国时间12日晚上的消息是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00人,可以说迎来了爆发期。 但是现在汉堡街头依然熙熙攘攘, 华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强,出门一定会戴口罩,德国人完全相反,没有一个人戴口罩,而且很淡定。 最初他们是没有意识到严重性,现在即便意识到了,市面上的N95口罩已经从5欧涨到15欧,也根本买不到。 欧洲很多国家为了防范恐怖分子,设有“反蒙面法”,就是禁止在公共场合佩戴面纱,这项法律对德国一部分特别固执的人,特别是老年群体,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如果你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会被歧视,周围人会盯着你,他们不能理解你为什么要戴口罩。 汉堡学校宣布停课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最新消息是,汉堡的学校下周一开始停课。希望当局能出台更多有效的举措。 精英治国下的管理透明 是防控疫情的灵丹妙药 Tracy Yao 珠宝设计师 40岁 新加坡 我每年有一半时间会在新加坡,先生常驻这边,孩子在国内上学。前段时间她放假,我们组织了一个游学团,1月16号她跟团来了新加坡,其他人大概是21号凌晨回去的,也就是那天,国内钟南山院士宣布了“人传人”。 我们当时觉得很幸运,之前还和合作伙伴商量这个团是年前还是年后来,如果年后的话损失会很惨重,因为国内会要求新加坡这边的旅行社把预付金退回去,但旅行社已经把预付金给到新加坡的酒店了,很多搞旅游的中小企业就不行了。 新加坡目前还好,昨天新增13例,累计也就200例,对于一个500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在管控措施不是特别严厉的情况下,应该控制得不错。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很早阻断了输入通道,政府的工作非常透明,给了民众很强的信心,一切都有条不紊。 新加坡 图 / 视觉中国 总理2月初发表过一次讲话,前两天又公开讲话,号召民众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慌乱,将宝贵的医疗资源让给重症患者。新加坡也不会采取封城等措施,但预计会加强措施,提前测试,让新加坡人做好准备。 虽然社会整体比较稳定,但新加坡是一个多元国家,之前发生过几起聚集性感染,有教堂集会、军人俱乐部等,政府能做的更多是倡议,小型集会并不严管。此外,宗教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前几天还发生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一个政府部长聚集了200个民众举行了一场抗疫大会,非常奇怪的操作。 我觉得应对措施跟国情有很大关系。 新加坡一是精英治国,社会很理性,管理很透明 ,有一对武汉夫妇谎报行程在新加坡被控制,大家都会议论你诚信有问题。一个PR (永久居民) 被驱逐出境,原因是他拒绝居家隔离,电话不接,当局发出的禁令不回应,就取消了他的永居资格,这在新加坡都是不被容忍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