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汽车:“开弓之箭”何时发?(2)
时间:2020-01-17 20: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汽车制造大国德国也正在加大布局力度。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9年年底的第二届“汽车峰会”上表示,重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未来交通出行的方式。下萨克森州州长魏尔曾在德国《商报》发表的主题文章中写道:“氢能有可能颠覆汽车产业”,呼吁德国联邦政府进一步鼓励、资助研发氢能汽车技术。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部长阿尔特迈尔则表示将推动“绿色氢能”,保证氢能尽快在德国实现工业生产,从而应用到汽车和交通领域。 从政府层面制定目标要迈入“氢社会”的日本,在汽车应用领域也频繁出现新动作。丰田2019年10月发布了采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FCV)“未来”(MIRAI)的新车型。日本国内最大石油经销商JXTG控股在横滨市的基地以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生产氢能,在全日本41处加氢站向燃料电池车供应氢能。 丰田汽车也于2019年7月与中国一汽集团、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及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将在一汽股份、苏州金龙生产及销售的FC大巴上搭载采用丰田FC电堆等零部件的上海重塑FC系统。2019年9月,丰田与在华合作伙伴广汽集团(11.760, 0.00, 0.00%)、一汽集团相继签署协议,实现氢能燃料电池车未来的国产落地。 美国能源部门也很早就涉足对氢能产业的投入,早在2013年就与现代、奔驰、日产和丰田等车企共同出资启动了H2USA项目,开发氢能燃料电池、建设更多的加氢站。此外,美国还将实施“中西部燃料运输走廊行动计划”,建立电动、燃料电池乘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运输路线。 氢能汽车近期难以替代锂电池汽车 尽管氢能由于供能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被产学界誉为地球的终极能源,但业内资深人士比对电动车发展周期认为,氢能汽车的普及不会一蹴而就,可能要度过“十年磨一剑”的长周期。 郑赟指出,氢能在制造、储运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存在发展短板,而新技术也待大规模应用。“虽然小范围启动商用试点,但只有当氢能成规模应用后,氢能汽车才能迎来真正市场化投放。氢能汽车近期不会替代锂电池汽车,8至10年后也许会有逐步市场化的可能。” 出于替代和建设周期等因素,海外主要汽车制造国也将氢能汽车规划定位为中长期。韩国现代汽车未来氢社会蓝图以及2030发展愿景中提及,在2030年前将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年产能至70万套,并将其中的50万套应用于氢能燃料电池车中,大幅提高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本《氢能基本战略》显示,该国2020年氢能燃料电池车销量将达到4万辆,加氢站160座;2025年氢能燃料电池车销量20万辆,加氢站320座;到2030年,氢能使用成本将不高于传统能源,实现平价。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氢能发展还面临几项明显短板,包括加氢站建设管理尚待国家层面推出统一规范的相关措施、关键核心技术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高成本问题、氢源保障问题等等。目前我国工业制氢产能约2500万吨/年,但现有企业利用占很大比重,初步估计可用于新的氢能相关应用的量仅为300万吨/年左右。业内专家预计,氢能汽车普及应用仍尚待时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