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 张建坤:国家电网将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时间:2020-01-13 20: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20年1月10-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六届年度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召开。本次论坛以“把握形势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继续秉持“传递权威信息、广泛展开讨论、促进沟通合作”的目标,试图帮助业界人士梳理分析产业形势,探讨及回应产业关切的问题,寻找今后3-5年产业调整的方向及路径。 在11日下午的“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论坛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建坤,在现场分享了国家电网近年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做的推进工作,以及下一步规划。 以下为嘉宾精彩实录,未经本人审阅,有删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经营区域覆盖了88%的国土面积,为超过11亿人口提供供电服务。2019年以来,公司围绕三型两网世界一流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推动实现智能电网与客户侧用能设施的万物互联,全面感知。全面服务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引领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服务建设 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为充电基础设施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央企带头作用,06年以来,累计建成公用充电桩9万余个,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网络,覆盖了全国19个省,4.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为电动汽车出行提供了全方位的充电保障。 健全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的中国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成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完成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27项,企业标准61项,发布IEC国家标准4项,实现了我国在电动汽车国际标准领域零的突破。 组织开展乘用车大功率充电关键技术攻关,建成国内首座乘用车大功率充电站,创新提出大功率充电接口方案,获得了国际的广泛认同。不断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为了让用户获得更简便的充电服务,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在行业内率先完成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技术攻坚,大幅简化充电操作流程,将原有的充电步骤从五步减为一步。目前已完成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五个城市1.3万直流充电桩升级。2020年6月底前,将覆盖国家电网公司全部的直流桩。 积极做好充电设施的供电服务。我们大力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推动配电网与充电网的协同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开展专项治理,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降低用户的成本,全力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充电设施。截至目前,完成充电设施报装接电20.1万户,接电容量319万千伏安。 广泛互联互通,建设智慧车联网平台 持续推动智慧车联网平台深化应用,以聚集桩资源为基础,全力推进开放式智慧车联网平台建设,推动能源、交通、汽车、信息等跨行业合作共享,为电动汽车用户、政府、充电运营商、出行服务商、汽车制造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等提供平台综合服务。 积极推动互联互通,打造全国充电一张网。公司联合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建设雄安联行平台,共同推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目前已接入运营商121家,充电桩43万个,涵盖了国内80%以上的公共充电桩。其中支持启停和支付功能的充电桩超过了25万个,覆盖全国除港澳台、西藏以外全部省市的310个城市,初步实现了一个平台全覆盖,全国充电一张网。 2019年11月上旬,圆满完成了广州到北京、成都到北京互联互通智慧充电畅行中国活动,以实践验证了一个APP走遍全中国。加强横向合作,构建电动汽车服务生态圈。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的指导下,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入选第四批混改试点企业和“双百行动”试点企业。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与市场化运营机制。打造国企改革的行业标杆,已与南方电网、招商局集团、恒大集团、特来电、万邦新能源等央企、民企以及地方国企组建了多家合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集聚多方资源,协力打造工商、共建、供应产业新生态。 第三方面,构建电动汽车智慧能源服务新体系。着力推广居民区智能有序充电,推动家庭电动乘用车的规模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关键任务。做好居民区充电服务保障是重要的基础支撑,深入调研分析居民区充电桩建设的难点和痛点,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实践,提出了智能有序充电,临近车位共享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能源控制系统,根据电网负荷情况,有序安排电动汽车充电时序和功率,实现低谷充电,有效提升配电的接入能力。同时采用了车位一桩的方案建设,用户可以共享使用,提高充电桩和配电网的利用率,降低了建桩的成本。这项工作已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完成了280个居民区智能有序充电的试点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