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调查:谁在买车?(2)
时间:2020-01-10 12: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不可否认,自主品牌的产品力越来越强,但是最缺乏的还是认同感,这一点也体现在品牌的溢价上。这需要品牌的慢慢积累,不能一蹴而就。”余先生说。 深圳:购车决策向“细”处分化 王传福表示,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在网联生活的塑造下,热衷于体验新鲜事物,同时兴奋点也容易快速转移,企业需要始终保持足够的前瞻性和宽阔的视野。 专家表示,目前,AI、万物互联、大数据、5G、量子计算等各种新生事物,正处于技术爆炸的前夜,随时可能从任何角度给社会生活带来全面冲击。自主品牌车企除了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及其对年轻人生活的影响,还应大开脑洞、积极寻找拥抱新物种的机会,主动推动变化的发生。 □记者 王丰 深圳报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汽车消费行为路径、人群结构、汽车内容消费偏好,以及购车需求等,正在产生新的变化。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深圳采访多位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者,发现汽车消费的需求和决策,越来越向“细”处分化。而在这种需求变迁的驱动下,汽车企业正主动求变,向“深”处探索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新大陆。 女性意见崛起 需求变“细腻” 在两年前刚开始学车的时候,深圳市民王先生就构想好了自己购车的类型——一定要买一辆棱角分明、动力十足,最好还具有越野性能的四驱车型。然而,拿到驾驶证后,他开始拿不定主意了。 “老婆喜欢线条圆润的汽车,老妈希望车子空间够大,最好能有7个座,可以带着一家老小去旅游。”王先生是一位“80后”青年,家中的小宝宝刚刚3岁多,他表示已经决定放弃理想向家庭妥协。 目前,像王先生一样的“80后”“90后”是汽车消费的主力军,家庭和伴侣的意见是影响他们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 根据《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男性在购车决策中依然占据主导,但随着两性平权发展,女性在汽车消费视角中正在从旁观视角快速向主体视角转变:对比2018年至2019年有留资、到店、试驾、购车行为的人群,女性占比由2018年的23.6%增长到2019年的38.5%,增长率为63%。与男性更看重汽车的配置、价格相比,女性更在意汽车的外观、品牌、乘坐舒适度。 此外,女性购车群体的大幅增长,也大大提升了女性在汽车消费中的决策占比。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女性消费者购车比例至少占到国内购车人群的1/3以上,并呈现持续攀升的趋势,这还不包括家庭购车中由女性主导、以家庭男性成员登记购买的汽车数量。 专家表示,女性意见的崛起不仅让以往“理性”的汽车消费开始变得“感性”“细腻”,也让市场需求更加细化和多元。 国产车性价比高 个性化技术更吸睛 同样20多万元的价格,深圳市民李先生放弃了某合资品牌车型,选择了纯国产的一款混动版新能源汽车。李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不错的性能指标和大气的外观,吸引他的还有这款车的内饰和个性化的技术。 “在这款车的车内,能够摸得到的地方都采用了皮质进行包裹,全液晶仪表盘,车顶上还配备了超大的全景天窗。”李先生介绍说,这款车配备的中控大屏可以实现90度自动智能旋转,自动适应软件横竖界面;基于安卓程序开发的智能网联系统,支持智能语音助手辅助用户进行多项功能的操作,可以轻松开启智能人车无界交互体验。 “跟进口车比发动机质量、汽车品质,国产车未必占优势,但是比内饰和智能技术,国产车真的是性价比超高。”李先生说。 《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随着汽车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用户的汽车消费越来越重视驾乘体验,对于配置、内饰品质、舒适性、操控性、品牌价值因素等越来越看重。 而伴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正从基础功能的满足延伸至科技智能的追求,智能化、网联化等越来越受到关注。 2019年,汽车智能化关注度相比2018年增长30.8%,汽车网联化关注度同比增长52.3%。消费者对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反应速度、具体功能的体验感比较看重,导航系统的精准度以及路线识别亦是消费者实际用车过程中较为关注的需求。 深挖消费需求 催生细分市场 面对汽车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各大车企正深度挖掘消费需求,对市场展开精细化的运营。目前,在已有车型级别划分基础上,通过尺寸、风格、动力等元素的变化,对细分市场进行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一种趋势。 以SUV市场为例,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近年来深耕细分市场,聚焦年轻人群,陆续推出跨界、时尚车型。2019年,伴随着长安CS85 COUPE、哈弗F7x、星越等车型陆续上市,催生了中国品牌轿跑SUV细分市场。 此外,不少车企正加快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