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之战:宁德时代神话不再?(3)
时间:2020-01-07 03: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根据瑞士银行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研究报告显示,松下的成本为111美元/kWh,LG化学的成本为148美元/kWh,三星SDI和宁德时代的成本均超过150美元/kWh。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动力电池行业一旦打起价格战,失去政策红利之后的宁德时代以目前的成本控制能力,明显占不到太大优势。 国内外对手打上了门除了内有隐忧,宁德时代还要面临着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围剿。 首先打响回归中国市场第一枪的是动力电池老牌劲旅松下。2018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达21.18GWh,在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市场占比达22.64%。紧跟其后的便是松下,其全球市场占比为20.75%。 失去政策红利保护的宁德时代,毫无意外成了松下的挑战对象。根据外媒报道,松下正计划斥资“数亿美元”,在其位于中国的电池工厂部署两条新生产线,这两条新生产线将使松下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增加80%。 就在松下重启在华扩张之时,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三星SDI和SKI也在积极回归中国市场,试图分得一杯羹,而宁德时代无疑成了最大的阻碍。 据不完全统计,仅松下、SKI、LG化学、三星SDI四家企业,近一年在华投资动力电池产业的总额已超过500亿元,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投资总额中,有超过40%针对中国市场。 外资巨头虎视眈眈,伺机回归,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也坐不住了。 自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被宁德时代抢走之后,比亚迪才幡然醒悟,仅凭一家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显然无法与面向所有车企提供配套的宁德时代相比。 在改变了自产自销的封闭局面后,比亚迪已和长安汽车等多家主机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10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透露,在全面开放的大战略下,比亚迪电池的独立拆分已提上日程,并预计将在2022年左右进行IPO。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却很难。 一时的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永远领先,政策上的一时红利也不可能吃一辈子,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政策补贴彻底消失,宁德时代轻松打下的江山也即将经历一场大洗牌。 曾毓群早已料到宁德时代终将遭遇危机,他曾不止一次强调“不要躲在政策的温床上睡大觉”。 如今,宁德时代正面临被一众竞争对手围剿的境遇,只是不知道,这只顺风顺水的“独角兽”是否真的有能力应对残酷的丛林法则?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授权。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