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出口与欧日有哪些差距?商务部汽车重磅报告揭秘(2)
时间:2019-12-31 01: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此外,我国整车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低于我国货物贸易总体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根据WTO统计,2018年我国整车出口额达157亿美元,不到德国整车出口额的十分之一,分别是日本和韩国的14%和38%,仅占全球汽车出口额的1.6%,而我国计算机和手机占全球出口份额已接近50%。这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远远低于产业自身实力水平,也低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水平。 《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多数汽车企业出口方式较为单一,仍处于以产品直接出口为主的初级阶段。由于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小,本地化程度不高,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管理和经营风险。也正是由于海外投资风险较大,导致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布局不合理,多数企业采取委托代理的合作方式,存在配件供货周期长、售后服务相对滞后、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造成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较少,发展中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根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对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出口整车为12.2万辆,仅占我国整车出口总量的12.1%。 原因分析:根本上是企业战略定位和竞争力问题 《报告》指出,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力问题。一方面,中国品牌汽车与国际品牌汽车直面竞争的能力有待提升,中国品牌车企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和质量、供应链管理、业务布局、盈利水平等各方面均落后于跨国车企,主要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造车基础弱、发展时间短、技术和经验积累少,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理念、品牌文化等“软实力”,也未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国际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发布的2019年全球品牌百强榜单,汽车行业有14个品牌上榜,没有一个中国汽车品牌。 另一方面,受制于跨国汽车公司对华战略,主要汽车合资企业仍定位于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虽然我国已经具备全球一流汽车供应链,合资企业也具备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能力,但由于股比限制及在华产能布局等原因,跨国公司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其在华布局仍以本地化生产和销售为主,目前除少数合资企业实现批量出口外,大众、丰田、宝马、福特、PSA等跨国车企在华合资企业出口量都很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