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新能源汽车产业寒冬“渡劫”

今年夏天是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的高发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到7月仅3个月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就统计发现79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

这也引起了多位业内专家的对电动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注和担忧。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看来,单只锂电池在消费类电子领域的表现尚可,但当其主要应用场景转到电动汽车上,几百甚至上千只电池串并联使用时,一系列诸如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等方面问题就开始凸显。

“锂电池自身化学反应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电芯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复杂性以及车辆使用的恶劣条件共同导致了以上困扰的出现,并已经严重阻碍和影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董扬表示。

蜂巢能源副总经理兼CTO饶忠儒亦认为,长期以来,私人消费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高,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频发等种种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包括生产制造在内的很多环节没有达到汽车应用级别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其鲁表示,行业今天遇到的问题,确实是在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才导致了今天的隐患。新能源汽车电池出现安全性、可靠性问题是非常可怕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简单的补贴退坡所致,本质还是材料问题和电池本身的技术问题。

行业也在找寻着兼顾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解决方案。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表示,有行业数据显示40%的电池事故是由于制造缺陷所致。11月27日,蜂巢能源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正式在常州投产,致力于用严格的标准和管控体系保障电池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减少甚至消除因制程缺陷导致的电池安全事故。

外资入侵 自主品牌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在经历“跑马圈地”后,还将面临着以特斯拉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的竞争压力。

今年11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3号),提出优化汽车领域外资政策,并要求各地区保障内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并允许外方在华投资的整车企业之间转让积分。

作为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也是国内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今年1月初开工建设不到一年之后,首批“上海造”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已量产下线,并陆续进入全国直营店。

此外,日韩的电池企业包括松下、三星、LG化学、SK等在中国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开始着手在产能方面大力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外资新能源企业来说,有了利好政策的加码,中国这一大市场绝对是必争之地。外资车企在华布局已开始落地,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也正在卷土重来,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未来的市场争夺赛中,何以制胜?

“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正进一步扩大,外资在华布局来势汹汹,国内第一梯队的企业全球化扩张也频频出手。”于清教表示,二三线品牌多数开始沉寂,但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奋力冲刺,谋求跃进第一梯队。随着行业洗牌日渐深化,高质量、高起点发展新能源的趋势日益凸显。

据于清教介绍,目前在我国动力电池方面,留存的生产企业大约有80家,其中能真正实现装机量的也就一半左右,并且TOP 10企业占据着8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数据显示,2015~2016年投资布局最高峰的时候,国内有超过200家动力电池企业,但“小散乱”、产能粗放的现象十分突出。

今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步入“后补贴时代”,业内人士预计明年状况也不会太乐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事业群深圳研发中心副总监江文锋认为,低补贴强度下,对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生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动力电池的竞争将是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如何提升场景竞争力、价格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是自主企业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江文锋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