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中国汽车后市场:信息化和标准化将助推行业发展(2)
时间:2019-11-26 04: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车主通过关注当地的交委的微信公众号和维修服务平台,能够查到这台车的维修履历,同时也能够对维修的网点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投诉、追责。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汽车信息逐步走向数字化和透明化。”张学辉介绍,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汽车生产厂家和大型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积极响应,上传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其中包括途虎养车等。 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探索,连通汽车电子健康档案平台,拓展应用场景,包括车主服务、汽车故障规律分析、保险理赔、二手车交易等。“我觉得消费者的满意度,核心不是了解维修技术,而是选择权和知情权交给他们,这个满意度就能提升上来。”张学辉表示。 率先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谢龙告诉记者,现在国家是鼓励企业自己推出服务标准的,因为这样的标准一般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是企业对自己的严要求,对消费者的更高承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一定要做到,不能光说。”谢龙补充。 他进一步指出,4S店受限于单一的厂商授权,难以实现多品牌的集群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而小作坊由于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也无法实现消费者需要的标准化和透明化。 只有那些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集中优势,形成集群模式的企业,才是希望所在。 “这种成规模企业更加重视企业的声誉,有动力提高售后服务体系。”谢龙说。他认为,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总趋势将是品牌数量减少,但是更加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 张学辉则认为,在后市场企业当中,能够实现信息透明化和服务标准化的企业,在未来具有更大的竞争潜力。 另一方面,张学辉再次强调了信息透明化对制定行业标准的重要作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已启动多个促进引导信息透明化的团体标准”他指出,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了先行探索,积极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2019年3月,腾讯企业微信与壳牌润滑油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帮助包括汽车保养维修门店在内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 而另一家汽车养护服务平台途虎养车的案例则更具有代表性,他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一些不透明的,比如轮胎的售价,变得非常透明化。打开途虎APP,不仅能够看到一条品牌轮胎的官方售价,同时轮胎购买页上的第一张照片就有产品授权证书,展示了产品的来历和身份。而在一些品牌润滑油产品的购买中,消费者甚至已经可以通过扫码瓶身二维码,直接了解产品从工厂到手中的每一个详细流程。 解决了产品信息问题后,标准化的线下服务就成了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一点,亦有不少企业在想办法推动。 近几个月以来,汽车维保线下服务领域合作频传:法国连锁企业Point S正式宣布进入中国,牵手两家中国企业推进中国本土发展战略;港股上市公司和谐汽车公司与苏宁易购汽车公司就汽车智慧零售、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此前,途虎养车联合人民网,携手美孚、壳牌、德国马牌等超过50家汽车后市场品牌企业发起成立了“汽车后市场·诚信服务联盟。在2019年5月的联盟一周年活动上,途虎养车主导的行业首个服务标准开放平台正式启动,同时途虎养车工场店服务标准评价体系”也正式对外发布。 途虎养车创始人兼CEO陈敏表示,途虎的服务标准愿景从成立之初开始已积累了八年,途虎工场店服务标准体系是经过无数经验的总结验证过的,只要按照这种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严格执行,在全国任何地方,我们希望都可以提供一样的服务。 专家指出,总体来说中国汽车后服务市场空间巨大且增长稳定。在未来,汽车服务集群可能会替代传统的单一化、零散化经营的经营模式,大型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的特点,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收获消费者的信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