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寒冬 日系供应商整合序幕已拉开(2)
时间:2019-11-17 09: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今年5月,康奈可与马瑞利在2019横滨汽车技术展览会上首次整合亮相,并确立两者整合后将统一使用新品牌“Marelli”。10月初,双方已经整合并完成了新品牌的切换。 『康奈可与马瑞利整合后的新标识』 据统计,康奈可的2018年营收为619.98亿元,马瑞利为393.81亿元,两者合并后总营收将超千亿元。从康奈可到马瑞利,即是日本零部件企业对全球零部件资源,尤其是欧洲企业的一次完美整合。新马瑞利希望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在产品多样化和成本控制上获得更大优势。 10月初,新马瑞利成立了外部咨询委员会,首位成员是在博世工作了14年Bernd Bohr,他在博世ABS、制动器、喷射系统和电子产品等业务等方面担任了管理者。马瑞利首席执行官Beda Bolzenius强调,“我们不能低估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企业要想保持领先的地位就必须更广泛的了解市场正在发生的变革,并借助外部经验来制定企业执行策略。” 另外,马瑞利还计划将旗下全部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相关的资产和业务出售给中资企业上海海立集团,以集中力量发展主要的“内饰系统”、“自动驾驶”、“互联系统”、“电气化”、“绿色技术”以及“赛车运动”等板块。 ■ 战略定位:面向未来汽车技术 寒冬之中,零部件企业更要加大前瞻性技术的投入,保证未来市场回报率。在日立汽车系统看来,要提高特定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在提高收益性的基础上掌握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确,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正在引领汽车产业变革。作为全球第三大、日本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电装的对外合作就未曾停歇过,自动驾驶也必然是发展热点。 去年以来,电装先是联合爱信精机、捷太格特和爱德克斯(均为丰田系零部件企业),集各家电子及转向优势资源,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公司J-QuAD DYNAMICS;之后电装又与爱信精机就变速驱动桥、电动发电机和逆变器等资源成立合资公司Blue Nexus,不仅向丰田还向全球其他整车企业供应全套电驱动组件。 电装引领了一众日本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资源重组,然而这仅仅是电装众多布局中一小部分。在电装加速布局的背后,还有丰田这只推手。近几年来,丰田一直在积极进行旗下零部件资源的重组。 丰田的电子零部件业务中,先行开发、量产开发及生产均是由丰田与电装共同进行。去年,丰田与电装展开协商,希望把其中的量产开发和生产业务集中到电装。这种调整有助于双方消除重复业务、节约大量资源并把更多精力转移到高流动性价值的新领域,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其中包括部分丰田日本本土电子零部件工厂的生产向电装转移;2022年4月1日前丰田所有电子零部件的量产开发都集中到电装,并打造新的组织体系。 编辑总结: 日系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资本捆绑。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在遇到市场寒冬之时,在急需技术整合、攻关克难之时,这些企业协同作战的优势就会凸显,对内、对外的资源整合也是基于此而操作。不可否认,日系企业已经拉开了资源整合序幕。反观国内市场,大部分细分零部件领域仍处于淘汰赛阶段,“合”的条件似乎仍有欠缺,汽车制造产业和零部件供应体系的资源利用率依然不高。寒冬之下,我们的脚步也该加快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