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中德汽车领域深化合作 零部件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德国汽车企业大众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外商之一。近年来随着汽车迈向电动化时代,中国汽车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领域加速前行,部分技术已经站上世界前列,从而使双方合作的模式、领域有了新的变化。

此前,中德双方汽车企业在“电动时代”的合作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拜腾汽车就是其中之一。拜腾装备了诸多智能化技术的电动概念车传达的理念是,未来不管驾车人在哪里驾驶,乘客位置、电话或音乐播放单等信息数据均由系统自动识别并量身调整。全部人车互动经由摄像头、传感器和车内那个宽逾一米的巨大荧屏实现。

如今,中国的汽车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处在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在自动驾驶、车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和5G等“新四化”配套零部件领域,也处在全球第一梯队。这就为中德双方汽车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德国舆论认为,中德汽车领域合作在今天更有实际意义。特别是今年以来,德国制造业萎缩近5%,出口遭遇六年来最大跌幅;具有巨大潜力和前景的中国汽车市场虽然有所下滑,但规模仍然是世界第一,这对德国汽车业更为重要。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汽车销量已经从2010年的200万辆飙升至2018年的520万辆,约占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的1/5。中国汽车正在走向海外,在质量把控、生产管理、创新方法、品牌打造等方面需要“德国经验”。中德汽车合作的新需要、新模式、新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全球汽车业见识了中德汽车新合作模式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展示了采用最新智能技术制造的新型电动汽车,这进一步显露出中国车企对发展未来汽车的强大自信。德国舆论评论说,中国汽车将很快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平衡。与此同时,通过中德车企间日益紧密的合作,“中国制造”正在成为中德合作的新领域。德国慕尼黑汽车经济专家乔恩·赫迪希在法兰克福车展现场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异军突起,表明中德汽车合作正进入“合作2.0时代”。在未来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零部件及整车领域,两国企业有许多合作机会。

时至今日,根据此前中德双方汽车业界达成的合作协议,很多内容正在逐步落实。其中包括,宝马集团在沈阳的投资将持续增加,到2020年,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在沈阳投产,将在全球市场销售。博世已经为蔚来ES8提供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等关键部件。至今,德国汽车业在中国的工厂已经超过30家。

与此同时,宝马加入了百度阿波罗(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奥迪与华为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和数字化服务系统;中国联通将为宝马的自动驾驶提供5G高速通信技术。

“中德两国产业合作逐步呈现结构性升级。”黄宏文认为,“互补”成为新趋势。近期由于内部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和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上升的影响,德国汽车行业同样面临挑战,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受到波及。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化中德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是双方的共同愿望。

■发展势头日益向好

近年来,中德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呈现持续良好发展态势。不仅有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更有许多合作内容的“落地”。

2011年7月和2014年10月,中国科技部与德国联邦交通部曾签署过相关的合作备忘录和联合意向声明。在此框架下,双方在四对共同选择的示范城市及区域,即深圳-汉堡、大连-不莱梅、武汉-莱茵-鲁尔地区,上海-斯图加特和汉诺威成功开展了示范项目,并成立了“中德电动汽车创新支撑中心(SGEC)”非实体合作平台。

2018年7月9日,在中德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德双方在柏林共同签署了《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等七项与汽车有关的合作文件。根据该声明,双方将加强多层次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及应用、促进两国企业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共享、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