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雪铁龙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确认合并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火速崛起
时间:2019-11-01 00: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本报记者 龚梦泽 10月31日,法国车企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并一事出现最新进展。最新消息显示,双方均官宣承认了双方正在推进两大车企进行合并,将成立一个市值达到470亿美元的汽车集团。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PSA集团和FCA集团当天同时在声明中表示,各自一致同意以50对50合并的方式实现各自业务的全面合并,创建一个新的集团。合并完成后预计年度运行率协同效应约为37亿欧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这意味着,其将紧随大众汽车、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和丰田汽车之后,坐拥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雪铁龙、道奇、DS、吉普、蓝旗亚、玛莎拉蒂、欧宝、标致和沃克斯豪尔等品牌。 业内普遍认为,双方合并后,FCA得以利用PSA电动车平台研发电动车型,满足排放法规日益严苛的要求;而PSA则可以依托FCA的渠道进军一直期待而不得的北美市场,并进一步拓充北美市场的产品线。这笔交易将重塑全球汽车行业,打造出一个可与大众汽车匹敌的欧洲汽车巨头。 欧洲两大车企合并 诞生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PSA集团与FCA集团市值均约为230亿美元,双方合并后或将创造出一家“价值近500亿美元的跨大西洋汽车巨头”,且销售网络遍布全球五大洲、年销量有望达到890万辆的欧洲第三大、全球第四大的汽车集团。 此前,外媒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PSA正与FCA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双方已讨论让PSA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Tavares)担任合并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FCA创始人阿涅利(Agnelli)家族的后裔约翰•埃尔坎(JohnElkann)将担任董事长。 事实上,FCA与PSA有意合并的消息并非第一次传出。早在今年3月份,外媒就曝出双方正在接洽,但遭到FCA的拒绝,其原因是FCA高管认为这将增加该公司在欧洲成熟市场的风险敞口,而持有控股权的阿涅利家族则对以PSA股票融资的交易也并不感兴趣。 然而,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下滑,FCA与PSA不得不重新审视合并事宜。根据FCA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FCA净利润虽达7.93亿欧元,但由于各地区销量均下滑,集团营收同比下降3%至267亿欧元;PSA集团方面今年第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56亿欧元,同比微增1%,但销量却同比下降4%。其中,最大市场的欧洲同比下滑2.7%;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跌幅高达40.1%,下滑趋势明显。 有分析人士认为,两家车企不仅仅要面对因车市下行而致销量下滑,还要需要承担在贸易战、政治问题以及向电动化和自主驾驶等方面的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加成本,而两大集团抱团无疑是取暖的良方。 欧洲车企抱团应对新趋势 对中国合资企业影响不大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PSA与FCA作为意大利和法国的两大欧洲车企集团,面对欧洲碳排放等政策压力和未来的新四化的趋势的挑战,合作共赢是马尔乔内推进的战略,也是最佳的选择。 据了解,欧洲的碳排放标准要求极其严格,2020年要达到96克的水平。加之美国的新能源车积分要求,导致菲亚特等企业在技术对应压力大。“前期的排放门事件对欧洲车企形成重创。当年大众还想有钱买股权,后来的巨额罚款让他们也是坚定的转型电动化。”崔东树告诉记者。 尽管菲亚特优势在小排量低油耗,但原有的小排量车低油耗技术难以对应新的政策压力,需要寻求外部的资源支持。因此与PSA的合作成为FCA的合理选择。 此外,相对于美国的互联网优势和创新精神,欧洲车企思想相对保守。PSA与FCA面对未来的智能化和共享出行等行业新变化趋势均难以应对。如果要变强,要发展,就要有更新的技术和更好产品支撑,而这也意味着更大的研发投入。所以在这个解不开的死循环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分担成本。 崔东树认为,欧洲缺乏强大的智能网联的优势企业,电动化等趋势下的产业链资源也是不足。未来在共享出行和电动化的线路上,巨大的投入要求欧洲车企需要抱团取暖。 当谈及对国内合资企业的影响,崔东树表示,中国市场的神龙和广菲克有强大的中方合作伙伴和双积分政策协同对应,应对政策法规难度不大,主要是自身产品需要学习大众的中国本土化的研发和持续提升,在现有合资体系下自强发展是很好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