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刻:中国汽车市场这批车企 还能捱过这个冬天吗?
时间:2019-10-31 11: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国汽车市场基本告别了“躺着”挣钱的蓝海时刻,那些不思进取、偏离市场定位的车企终将成为滚滚历史车轮中的尘埃。 10月23日,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星期三,有的人在上班途中规划着一天的工作计划,有的人则穿梭于双城之间享受商旅途中短暂的空闲,但有的人正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努力着。 这一天来自于广东、四川、浙江、江苏等全国60余家君马汽车经销商不远万里集结在浙江众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大门口,就退网事宜再次展开协商。 “我们的需求也非常简单,要么清偿退网后的相关费用,要么保证君马汽车‘7年15万公里’和未来的售后服务保障。”一位在场的经销商无奈的向媒体表示。“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实在看不到希望才再次出此下策。” 在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中,由于政策和市场的特殊性,经销商与汽车厂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用业内人士来说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方面车企需要众多下沉渠道实打实的售车;另一方面,经销商也需要通过卖车和后期维护保养获取利益,于是乎退取“入网保证金”、保证后期车辆零部件供应,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汽车渠道服务需求,现在却成为了君马汽车最大的难题。 两年前,这家公司还曾经野心勃勃。 2017年6月27日君马汽车在雄安高调发布,誓要在2021年前推出包括8款SUV和1款轿车共9款全新车型。 但是从诞生至今的短短三年时间里,由于产品矩阵过于陈旧,依旧依靠着母公司众泰汽车所恪守的技术路径,再加上过低的品牌知名度,这个寄托着众泰汽车品牌向上的年轻高端汽车品牌,已经名存实亡。生产基地完全停摆、高管无一例外离职,更有媒体曝出消息这家总部位于长沙的车企将被一家工程机械公司收购。 由于经销商上门维权事件的不断发酵,10月24日众泰汽车发布说明表示:自长沙君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由于市场环境严峻和自身应对不力,君马销售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极大困难。浙江众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君马销售的股东方,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客户负责的精神,正在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来协助君马销售解决售后服务问题,重点是相关的配件、索赔、技术支持与服务等问题。同时众泰汽车正在与君马汽车经销商充分沟通,有关售后服务解决方案将在10个工作日中公示。 事实上,君马汽车母公司——众泰汽车也正处于危险边缘。 10月29日晚间,众泰汽车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全部下滑的数据让不少投资者咋舌。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8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暴跌521.5%。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54.01亿元,同比下降59.59%;净利亏损7.6亿元,同比暴跌283.02%。 众泰汽车则表示,营收下降主要原因为受行业影响销量下降影响原因所致。 公开数据显示,众泰汽车目前在售的11款车型(包括新能源)今年前9月累计销量仅为13.46万辆,同比减少了32%——也就是说每款车型平均每月销量不足1400辆,这一数据不仅排在前三季度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的20名开外,更是不及上汽通用9月的单月销量。 汽车行业普遍认为,每款车型月销2000辆才能保证车企收支平衡,众泰汽车今年的销量却站在了行业的对立面。 与此同时,众泰汽车今年还将面临着巨大考验。2016年3月众泰汽车借壳金马股份上市时,其第一大股东铁牛集团签署了一份业绩对赌协议,根据协议,作为补偿义务人的铁牛集团承诺,众泰汽车2016 年至2019 年期间的净利润不低于12.1亿元、14.1亿元、16.1亿元、16.1亿元。 但是,事实却是众泰汽车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仅为12.3亿元、12.3亿元、-4.9亿元、-7.6亿元。并且从目前众泰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状况来看,明年A股中的众泰汽车也将被带上“ST”的帽子。 另外,自2019年以来,众泰汽车高管频发人事变动。原众泰汽车副总裁陈静、原众泰汽车董事、副董事长宋嘉、原众泰汽车财务总监方茂军分别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这让本来就缺乏核心技术且自身产品力、品牌弱的众泰汽车更加难以“翻身”。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塌。曾经跻身国内二线汽车品牌的众泰汽车正在陨落,而这只不过是现阶段中国“非主流”品牌汽车企业的缩影。 国庆节后,一则来自平安银行内部邮件被曝光,内容提到要求对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这四家车企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展开内部风险排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