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增资凶猛 众玩家在汽车金融市场动作频频
时间:2019-10-30 2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市场竞争加剧 融资租赁受热捧 在汽车金融市场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下,想入局者众多,但想获得汽车金融牌照并非易事。 据了解,过往牌照持有者皆为汽车公司、主机厂等与汽车产业相关联的实体企业所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 不过,这一局面在今年被打破。7月,平安银行(16.660,?-0.22,-1.30%)汽车消费金融中心获批开业,成为我国第26家持牌汽车金融公司,实现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牌照“零的突破”。上一次获批发放的汽车金融牌照还是在2015年。 对平安银行而言,将其汽车金融业务板块独立化、牌照化运营,将有利于内部资源的调配,进一步促进汽车信贷服务的规范升级。不过,也有意见认为未来如若有更多商业银行获得汽车金融牌照,将对主机厂的汽车金融公司形成更大竞争。 “整个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说是呈现出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于供应者的增多,竞争的激烈。”10月25日,比亚迪(47.300,?0.26,0.55%)方面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罗兰贝格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产品渗透率将达到7%左右,未来或将有更多车企推进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 目前,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争先落子。 去年底,特斯拉已在上海注册“特斯拉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欲向全国提供新能源及相关领域产品的融资租赁服务与支持。 今年10月12日,广汽集团(12.090,?-0.36,?-2.89%)宣布通过有关议案,同意广州广汽租赁有限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项目,项目总投资13.83亿元。还有包括蔚来、威马、小鹏、车和家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也在纷纷行动。 准入门槛开始收紧 汽车金融行业在高速发展,但在信用风险、贷款用途、征收等方面存在不少乱象。今年初的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更是牵出汽车销售市场乱收金融服务费的现象。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加大监管力度。 10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到未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汽车经销商、汽车销售服务商等机构不得经营汽车消费贷款担保业务,已开展的存量业务应当妥善结清。 “准入收紧,影响很大,全行业都震动了。”匡志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助贷模式是汽车金融行业内的重要“玩法”,如果该通知的监管力度直抵助贷业务,那么将引起整个行业的“大地震”。 在匡志成看来,结合近期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可看出国家有意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让能力与业务相匹配、有兜底能力和资质的公司来做。
2/3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