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这些绝版老照片看哭了!当年他们太“南”了!

  原标题:这些绝版老照片看哭了!当年他们太“南”了!

  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代军车有哪些传奇故事?

  中国“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居然是“二手”的?

  中国水电建设有哪些世界之最?

  这些新鲜有趣的问题,在“北京国际摄影2019”期间的影像北京论坛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图片集团联合主办的“东风杯·奋斗者—2019‘视觉新国企’”摄影展于已本月21日正式开幕,展出将持续至27日。

  

image.png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邀请了东风公司、中国海油、中国能建三家央企代表,在“影像北京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讲述了70年来国企员工与国家、企业共同经历的点滴故事。

  今天,小新用三家央企演讲中展示过的一张张年代感十足的老照片,为您呈现一个个鲜活的国企奋斗者的形象,一段段直击人心的感人故事。

  中国汽车工业,吹起一阵“东风”!

  今天的东风公司,前身是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建设的大型综合汽车制造厂。

  1952年底,在一汽建设方案确定后,毛泽东主席做出建设二汽的指示。1965年,二汽被列入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项目才正式开始建设。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与苏联的关系全面恶化,国际形势也非常严峻。

  出于战备考虑,二汽的选址定在了大巴山山沟里的百人小镇十堰。1969年9月28日,第二汽车制造厂大规模施工建设在十堰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怀抱着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撇家舍业,千里迢迢,汇集到鄂西北荒僻沉寂的群山腹地,开启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新征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当时的十堰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物资匮乏、交通闭塞,建设条件极为艰苦。东风创业者们靠着人拉肩扛,架桥铺路,引水送电,在山沟里顶风冒雨,在芦席棚内试装汽车,进行汽车研发和生产。

  

image.png

  建设者们当年居住的芦席棚

  二汽的第一任厂长饶斌在给爱人张矛的信中这样写道。“这里点油灯,睡硬板床,吃包米饭,我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好像回到抗战初期一样,对这种简陋的生活条件有一种亲切感”。

  

image.png

  

image.png

  建设者们当年使用的缸子、水壶、马灯

  

image.png

  “干打垒”是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用这种方法盖起的简易房子。大庆石油会战刚刚打响时,几万人和家属就居住在“干打垒”里。从大庆到十堰,相同的干打垒,相同的精神。

  

image.png

  1975年,东风公司自主创新的第一代军车EQ240建成投产。这款肩负“东风军车”最初梦想的车型,首战即成主力,被称为“功臣车”、“英雄车”。

  

image.png

  1991年4月,东风公司自主车型第100万辆下线。

  

image.png

  东风公司建立50年来,累计产销汽车4500万辆,其中产销自主品牌汽车1800万辆。

  

image.png

  位于十堰的东风商用车交付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