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厂即将投产,中国市场成战略焦点 10月17日,特斯拉获得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准入许可,国产化拉开序幕。作为首个外资独资汽车厂商,上海工厂 (一期)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国产Model 3将在年底交付。初始阶段,上海工厂每周生产约1-3千辆Model 3,远期年产能规划达50万辆。国产 Model 3将采用第二代生产线,预计生产效率比美国工厂更高。国产Model 3预售价32.8万元人民币起,较当前进口价格低4万元人民币,预计上量后或下探至28-32万元人民币,进入入门级豪华车价格区间,与豪华品牌BBA 及国产造车新势力竞争。国产化后有利于公司缓解盈利和现金流压力。
三季度交付量创新高,但产品结构下行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达到9.7万辆的历史新高,但同比增速16%略低于市场预期;具体包括7.9万辆Model 3(同比43%)和1.7万辆Model S&X(同比 -37%), Model 3的占比环比提升1ppt至82%。低价位的Model 3(3.9万美元起)上市2年来成为公司销量增长引擎,但也对高价位的Model S&X销量构成侵蚀(后者交付量自18年四季度以来维持负增长),高端产品的分流削弱整体均价和利润率。公司全年目标交付量为36-40万辆,前三季度累计交付25.5万辆(同比66%),若需完成目标,四季度需增长15%-59%。
特斯拉的独特竞争优势 1)品牌定位精准。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高成本的痛点,定位准确,先以中高端的Model S/X塑造品牌溢价能力,再以Model 3/Y切入更大众化的市场。2)颠覆性创新。以电动化、智能化及轻量化要素,把汽车打造成高科技产品,客户获得极致体验,装配工艺水平低、安全性不足、内饰配置简陋等问题被淡化。3)垂直整合产业链。控制核心技术包括电池包、车身、 能量存储、热管理及电机等。4)高度智能化。深度整合底层电子电气架构,并独自研发和定义芯片,打造自己的汽车OS,形成闭环。
市场预期偏谨慎目前市场对预期偏谨慎,彭博统计分析师买入/中性/卖出评级个数为 12/10/15。公司长期亏损,市场对公司估值方法仍没有共识,处于估值盲区。当前股价对应估值为80.3x FY20 P/E,是可比公司综合平均值约4倍。 公司P/S、P/B、EV/EBITDA等估值指标均低于均值向下一个标准差。公司当前市值相对通用汽车(GM US,未评级)低约12%。
(原标题:特斯拉(TSLA.US):国产化拉开序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