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最近就经济话题密集讲话,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时间:2019-10-22 11: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外部风险挑战增加和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在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三季度GDP增速为6.0%,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近日,中国高层在不同场合密集讲话,释放出经济稳中向好和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 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潜力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尽管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尤其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7日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率领的访华代表团 10月1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先进制造业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宝马、艾默生、赛诺菲、施耐德、空客、罗尔斯·罗伊斯等跨国公司负责人出席,围绕促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医药卫生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等提出建议。李克强同他们座谈交流。 李克强指出,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背景下,中国经济在今年前三季度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处在合理区间。我们坚定信心,也正视困难,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机遇。 前一天的10月17日,李克强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率领的访华代表团。 李克强说,中国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消费还在持续升级,蕴藏着巨大商机和潜力。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扩大对华投资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60.5%,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为19.8%,包含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率19.6%。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从下阶段来看,尽管外部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国内确定性的支撑因素还是比较多。一是服务业的支撑能力在不断增强,二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三是转型升级的态势持续发展,四是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式1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并讲话。刘鹤强调,我们有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具有韧性的巨大回旋空间、充足的宏观政策工具,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实现宏观经济既定目标。 宏观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除此之外,作为转型中的国家,我国还有独特的政策或者说是制度工具,即不断加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步伐,努力改善民营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主动加快金融开放的一系列措施,加快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自贸区扩围等。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前瞻性在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具体实施也根据经济形势发展而因时制宜。除了稳增长有足够的政策工具保障,监管部门还将更多精力聚焦到国企、土地、服务业准入等重点领域改革上,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并着力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是外商投资理想目的地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外商投资企业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中国一直是外商投资的理想目的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9日出席在山东青岛举行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式。 韩正强调,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各类市场主体携起手来,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开放经济,共享美好未来。中国政府愿意倾听跨国公司的声音,愿意让跨国公司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9日在上述青岛峰会上发布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1万亿美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