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新车上路便漏机油,女车主哭诉维权引起全网关注(3)
时间:2019-05-15 03: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根据广州一位奔驰车主提供给记者的购买合同发现,除却《销售合同》正本外,还有一份销售合同补充协议,上面明确列明了保险费用、续保卡费用、代理上牌费用、车辆美容费用以及金融服务费。根据该份合同显示,奔驰金融收取贷款额的3%作为服务费,在备注一栏里则特别写明“现金支付,按揭审批通过2日内付清”,此外还强调该笔服务费由甲方即4S店代为收取。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除却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消费者可以通过银行信用卡分期以及汽车分期等手段进行购车分期,而部分银行的“分期手续费”则相当于利息。 以某行提供的汽车信用卡分期为例,记者通过测算发现,分期额度为14.2万元进行购车,如果分期12期,每期除却本金外,还需要付手续费650.83元,相当于购车款的5.5%。有业内人士提醒,在进行汽车分期时,务必看清楚合同规定的手续费等费用,如上述银行显示,如果分期24期,每期手续费虽然降至621.25元,但实际上分期时长变长,分期费率则上涨至购车款的10.5%。 【市场观察】 汽车销售“猫腻多”谨防各种“潜规则” 记者 张爱丽 4S店曾一度是品质、服务和诚信的代名词,然而现在却陷阱密布。近年,羊城晚报不断接到车友投诉,称一些4S店“宰客”毫不手软。那么,汽车消费市场究竟存在哪些潜规则?大家又该如何预防? “优惠价”和“裸车价” 购车时,不少经销商惯用的手段为:打出许多“优惠价”“包牌价”“促销价”等虚价,让人一头雾水。有时所谓“促销价”费用会比车厂指导价格还要贵。 便宜车变成库存车 有个别经销商推出一款很便宜的车,明显低于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此时,不要贪便宜,要多长个心眼。这些车大多为库存车、二次售车、来历不明的车,虽然便宜,但品质难以保证,以后的维权也很艰难。 旧车当新车卖 有汽车经销商会将使用过的车当做新的商品车来卖,并把里程表、传感器拔掉,使里程表失灵来确保零公里。 虚张声势 加价提车 加价提车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类车多为新车或热门车型。遇此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多跑几家经销商询价。可以去位置偏远的店面,一般这样的经销商会提供不错的价格,而且现车相对充裕。另外,在购车前最好选择一个备选车型,若心仪车型需要加价提车,备选车型也可提上议程。 “定金”和“订金” 购车需交付订金已成为汽车消费规则。时常有人在商品交易中将“定金”和“订金”的含意和用途混淆,致使交易中未达到其预期效果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如果我们购车时签署的是“订金”合同,若合同终止,消费者可以收回订金退款;而“定金”具有法力效益,需要支付违约金,甚至无法返还定金。 优惠礼包水分大 为吸引顾客,经销商往往会口头承诺可赠送顾客多少礼品,而真正买单时,却又暗中加价,反悔当初所承诺的应该是“赠送”。另外,赠品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比如品质较差的地胶、车膜充数等等。 捆绑销售车险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会遇到“购车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的情况。其实,这些捆绑行为都不合法。4S店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保险,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完全有理由拒绝。 汽车金融迷人眼 金融服务费是办理贷款时都会收取的,一般也叫手续费,是4S店收取的,也是4S店赚取的费用一部分。由于全款购车的利润及销售提成没有办分期贷款购车的利润高,所以客户购车时4S店基本都会推荐做分期。一些分期业务尽管看似利率合规,但加上所谓的服务费等各种费用后其实远远超过了最高法院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 【事件回顾】 01 3月22日 车主去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付款提车,工作人员说暂时不能提车,要做新车检测(PDI)。 02 3月27日 车主提车、办理各种手续。车辆开出4S店,仪表提示“下一次加油时,加注1L发动机油”,发动机发生漏油。 3月28日 03 车主要求退款或换车。4S店回复:“处理流程会比较长,等3天,愿付一定的精神补偿。”随后几日,店内销售人员一直表态会解决。 4月8日 04 销售人员:“按照全国三包,只能换一台发动机。” 4月9日 05 车主情绪激动地坐上奔驰车机盖上和销售人员理论,被他人拍下上传网络,引起关注。 4月12日 06 利之星4S店对外公布称,已与车主达成协议。车主则否认。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介入调查。 4月13日 07 车主向联合调查组递交资料,提出调查该车车辆历史等八点诉求。并与利之星4S店方见面,但未当场和解。 西安市场监管局公布称:涉事的奔驰轿车已被封存,该局将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 4月14日 08 车主与利之星4S店负责人首次见面,对话录音曝光,车主对奔驰金融服务费一事提出质疑。 西安市场监管局公布:已对“利之星”立案调查,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短评】 何时能让消费者“站着”维权 □朱昌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