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汽车产业 2019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锂电池发明人
时间:2019-10-10 08: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业内看来,电动汽车或将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对中国而言,则是提供了换道先跑的契机。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计划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十年间实现了巨大的突破。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125.6万辆,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成。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全球销量第二、第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与此同时,在汽车电动化趋势和特斯拉的刺激下,中国也诞生了以蔚来、威马、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产品差异化和商业模式等方面作出创新尝试。 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尽管时至今日,特斯拉还深陷在持续亏损的“魔咒”中,但特斯拉已经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汽车公司之一,市值曾经一度超过600亿美元。 截至记者发稿,特斯拉市值是430亿美元,美国传统汽车巨头通用和福特市值分别为483.7亿美元和340.7亿美元。要知道的是,2018年,通用和福特的全球销量分别为878万和573万辆,但特斯拉的销量只有24.5万辆。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25.5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 动力电池的“战国时代” 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占据着一辆电动汽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成本,也是电动汽车的竞争核心之一。特斯拉之所以受到青睐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领先的续航能力,而这要归功于它的电池技术。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SK、LG,和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被认为是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为202.64亿元,净利润高达21.02亿元,表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龙头,宁德时代的赚钱能力已经超越了不少的汽车制造商。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二的比亚迪,目前所生产的电池主要向比亚迪内部供应,但已经有了对外供应、分拆上市的计划。在业内看来,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分拆之后,有望成为一个市值近千亿的新的“独角兽”企业。 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初期,涌现了一大批电池企业,但在过去数年间市场已经进行过一轮出清,有的企业已经破产倒闭。虽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二八定律”。但这不意味着二三线梯队的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没有市场机会。 “电池厂绑定一个靠谱的整车厂客户,就能过得不错;有两个客户,就能过得很多;有三个或者以上的客户,或许就能成为‘宁德时代’。”有动力电池企业高层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2/3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