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杀人案当年办案警官:案件未破 有人要跳楼谢罪(2)
时间:2019-09-22 14: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此刻的他,已经辞去警察大学教授的职位,并离开了警界,在时任共同民主党(现执政党)党首文在寅(现任韩国总统)的“三顾茅庐”之下,进入政界,并活跃于不同场合。 见到表昌园时,他刚刚忙完一天的日程,从国会出来。一见面,他就对记者说,“即便是到了现在,还是会梦到被杀害的10名女子,有时候还是会睡不着,甚至会偷偷流泪。” 1990年11月,第九起连环杀人案发生时,表昌园刚从警察大学毕业,时任华城警察署机动队小队长。他是第一批到达案发现场的人员。 看到又一名女子被奸杀、现场摆放着凌乱的衣物及冬日裸露的身体时,表昌园先是将自己的外套披在女子身上,然后下定决心,希望将第九起案件办成“铁案”,尽快侦破。 案发现场照片(受访者提供)“其实《杀人回忆》这部电影我也看过,但有一些部分还是有虚构成分,比如电影里将杀人犯描述成不留任何证据的完美主义者,但当时我在奸杀现场发现了多个抽过的烟草、袜子、女性内衣等可用于证据的物件,并通过对于目击证人及周边人员的审问,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应该是20多岁、内向、较为冲动、谈恋爱经历较少等多个特征,发现杀人犯与被杀女子间均没有相熟之处; 可惜,当时韩国的审问技术停留在军政府期间,对心理学没有过多探究,更别提监控及DNA检测技术了,这也成为我心中的痛。”表昌园回忆道。 1998年,表昌园申请停薪留职,并前往引入DNA鉴定调查机制的英国留学,攻读犯罪心理学。回国后,他成为一名犯罪心理学教授。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开朗、外向的人,要说我为什么要经常露面,并在公共媒体上宣传犯罪心理学分析,似乎是华城的十名受害者,给我留下的使命和任务。” 金福俊则在最后一起杀人案的公诉期结束后的2006年辞去一线工作,前往韩国犯罪学研究所,主攻DNA分析等科技犯罪分析。 河升均原定的退休时间是2006年6月,虽然因为其卓越的工作及调查经验,成为韩国警界数一数二的“杀人犯对手”,但嘴边却一直挂着“我是一个失败者,对于受害人家属,我与犯罪嫌疑人无异”。 最终,因为负罪感过重,即将退休的他于2005年10月突然宣布辞去警察职务,选择在华城地区附近的一家体育中心担任管理员,并将当时的部分证据拿到家中,继续探索案件。 河警官的日记本(从1990年一直记录至今)困难重重 从不放弃 事实上,正如表昌园所述,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了种种证据。 根据警方信息,1986年至1991年,在同一地区有10名女子被杀害,期间警方搜查了约21000个嫌犯,鉴定570组DNA、180根毛发、40116枚指纹,此外,还有近600件如金福俊、表昌园这样的一线警官所发现的证据。此外,还有一名幸存者,以及数十名目击证人。 但是,由于受到当时技术及监控体系的制约,这些证据很难完成对于杀人犯的锁定。 金福俊表示,有些证据中的DNA完整度甚至不足10%,而且警方当时并没有DNA分析的相关设备,因此,只能将华城及周边地区的所有20到30岁男性的登记指纹,与现场发现的指纹以肉眼对照。 此外,警方对于DNA检测的经验也非常缺乏。当时,韩国警方不得不把从遇害女性体内发现的精液,送至拥有检测水平的日本警方,但在邮寄及样本替换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未能得出理想的效果。 案发现场调查照片(受访者提供)这种情况在2018年7月出现了转变。 当时韩国警方及相关机构公布了一则通稿,称只要有完整度在10%左右的DNA及其他身体有效特征的片段,就可以针对不同的DNA片段进行相互比对。但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这个技术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不过,无论是金福俊,还是表昌园,都提到了一个细节:警察后辈们,将几乎所有当时留下的证据全部保存了下来,件数达到600余件。 (责任编辑:admin) |